基于海洋资源应用的幼儿园中班活动实施策略
基于海洋资源应用的幼儿园中班活动实施策略
沿海城市的幼儿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本文从本土教育资源出发,详细探讨了海洋资源在幼儿园中班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主题探究、户外实践、手工制作、科学实验、亲子互动等多种活动实施策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
作为沿海城市的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将海洋资源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体现幼儿园的城市特色,拓宽幼儿的学习视野,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从本土教育资源出发,对海洋资源在幼儿园中班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倡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海洋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师幼共同创设“海洋世界”活动环境,通过主题探究活动、户外实践活动、手工制作活动、科学实验活动、亲子互动活动等,引导幼儿利用幼儿园里的石头、沙水、渔网、贝壳、废旧船、旧轮胎、树叶等本土海洋生态资源展开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并结合彩虹跑道的健身文化、海洋文化节活动、美峰科技园、红树林生态园等本土海洋人文资源,对幼儿园室内外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创设,促进主题活动的开展。
海洋资源在幼儿园中班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沿海城市幼儿园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海洋资源作为本土教育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幼儿学习提供了重要支持。在中班,大多数孩子对海洋的学习和探索充满了兴趣,因此,将海洋资源应用于幼儿活动中具有如下价值。
首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中班幼儿活动中,通过海洋资源的介绍和展示,教师能弥补幼儿对海洋世界的认知空缺,让幼儿产生质疑,从而引起幼儿对海洋世界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其次,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提升幼儿综合学习能力。通过海洋资源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环境等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拓宽幼儿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学习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依据海洋教育资源组织幼儿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海洋主题探究活动、手工制作活动、户外实践活动等,其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以及艺术创作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最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应用海洋资源开展幼儿活动,能够引导幼儿了解海洋资源的珍贵性和脆弱性,促进幼儿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向幼儿传递环保精神,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海洋资源在幼儿园中班活动中具有丰富的教育应用价值,可以引导幼儿在亲密接触自然的同时,获得知识、能力、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从而激发幼儿对海洋世界的热爱,从小培养起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基于海洋资源应用的幼儿园中班活动实施策略
在幼儿园中班活动中,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还为幼儿参与活动注入了更多趣味性的元素。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巧妙地设计活动形式和活动任务,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提升活动效果。为此,教师可以按照如下途径展开尝试。
主题探究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海洋资源设计海洋生物探索、海洋环境保护等相关主题的幼儿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海洋资源,并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海洋世界的魅力,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生物探索主题活动的开展
在“海洋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幼儿进行生物探索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而且,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石头、沙水、渔网、贝壳、废旧船等,搭建一个室内海洋主题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探索欲望。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玩具模型等,向幼儿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如海洋中的鱼类、藻类、贝壳类等不同的生物类型,并指导幼儿识读每一类生物的名称,认识他们的形象特征,同时指导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这些生物记录下来。在幼儿完成学习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绘画的作品,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海洋生物,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环境设计以及知识引领,教师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以此拓宽幼儿的学习视野,加深幼儿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形象认知能力,从而提升活动效果。
2.环保主题活动的开展
在利用海洋资源教学的过程中,“环保”主题活动的开展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的活动组织能够拓展幼儿对海洋生态的认识,使其理解海洋生态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从而构建“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提升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在海洋环境保护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幼儿展示现阶段海洋污染给海洋生物带来的危害,引导幼儿认识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引起幼儿的共鸣。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海洋环境问题,引导他们明白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并学习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帮助改善海洋环境,提升海洋生物的生存质量,从而增强幼儿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户外实践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海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实践活动,如海滩探索、海洋生物观察、海洋环保实践等,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海洋的奇妙之处,拓展幼儿的认知实践,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海滩探索户外活动
海滩探索户外活动的开展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也能激发幼儿对海洋的热爱,使幼儿在实地探索中走进海洋,感受海洋世界的多样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来到美峰科技园、红树林生态园等本土海洋人文场所,引导幼儿在海滩上通过小组合作观看海浪、捡拾贝壳、观察海岸线上的动物等,在此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也可以参与幼儿的实践,跟随幼儿的发现为其讲解海滩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会海洋世界的奇妙,使幼儿树立起探索海洋世界的意识。
2.环保户外实践活动
在实际的开展中,环保户外实践活动可以与环保主题活动相结合,即教师可以将室内的主题讨论与户外的实践活动开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恰当的环保实践活动,来为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海洋文化节活动,引导幼儿在文化节中近距离感受海洋世界。同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海洋环保任务,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捡拾海边垃圾,亲身体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幼儿内心对保护海洋生态的责任意识。
通过上述海洋主题的户外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对海洋的探究兴趣,增进幼儿对海洋环境的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海洋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手工制作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所以,在海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手工制作活动,如贝壳手链、海洋动物面具、海洋景色画板等,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幼儿更加深入地学习海洋知识,理解海洋文化,提升幼儿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兴趣。
1.饰品制作活动
“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表现与创造”这一板块进行的育人目标制定。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中的素材,引导幼儿制作一些小饰品。这类饰品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对幼儿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幼儿的参与度也会比较高。
例如,在贝壳手链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海滩小贝壳或者贝壳碎片的活动材料,指导幼儿用绳子或线串成手链。在该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绳子和线的材料,指导幼儿学会用卷尺测量手腕周长,并根据周长选择合适长度的绳子做手链,还可以引导幼儿讨论贝壳的形状、颜色以及手链的整体搭配等。通过这样的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材料识别能力、测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实现跨学科教育,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
2.拼贴画的制作
“拼贴画”的制作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也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合作以及拼贴能让幼儿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还能达到拓展幼儿对海洋生物的认知的目的。
例如,在海洋景色画板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画板、颜料、生活类的材料以及海洋生物的图片等作为参考,让幼儿制作出自己心中的海洋景色。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各种海洋美丽的景观景色,引导幼儿分析在制作这些景色画板时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并鼓励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创作。这样的手工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选材创作能力,还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促进海洋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科学实验活动
在中班幼儿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海洋资源开展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如海水的盐度实验、海水浮力实验、海浪模拟实验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探索海洋世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科学兴趣,从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组织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够让幼儿参与实验的过程,而且,幼儿也能在自主操作中感受实验的变化,了解海洋中的相关知识,拓宽幼儿的认识范围,并逐步帮助幼儿增强实验探究意识。在海水的盐度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收集海水样本,并制作简易盐度测量器,测量海水的盐度。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测量多个海水样本,然后计算盐度的平均值,以此得到海水盐度。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认识海水中盐的含量,还可以锻炼幼儿观察和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总之,对幼儿阶段来说,观察类实验是最容易被引入幼儿园活动的内容,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实验活动的开展。所以,在日常的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海洋资源来组织观察类实验,逐步培养幼儿的实验意识。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组织中,教师要通过这些海洋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激发他们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通过实践探索,幼儿还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世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尊重之情,从而促进海洋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亲子互动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亲子活动的组织可以很好地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提升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以此促进家园共育模式的有效构建。为此,在中班幼儿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家长开展海洋主题的亲子活动,如海洋环保宣传活动、海洋旅行故事分享会、海洋主题家庭运动等,共同探索海洋的奥秘,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海洋主题的家庭运动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海边彩虹跑道的健身文化,鼓励幼儿和家长参与海边慢跑运动。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及家长设立不同的慢跑任务,这种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加深幼儿及家长对海边健身文化的理解,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关于海洋主题的亲子阅读活动、海洋旅行的故事分享会等,通过亲子之间的故事分享,丰富幼儿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幼儿在积极参与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起分享意识等。总之,这些海洋主题的亲子互动活动,可以很好地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互助和共同成长,不仅能够增进孩子对自然的认知和热爱,同时还能够促进海洋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海洋资源在幼儿园中班活动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本土海洋教育资源类型,组织幼儿在园内和院外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生物思维,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海洋观念,认识到海洋资源、海洋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本土海洋生态资源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探究、户外实践、手工制作、科学实验、亲子互动等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加深幼儿对本土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