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两条线,如何成就技术指标之王MACD?
区区两条线,如何成就技术指标之王MACD?
MACD指标是股票交易中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之一,其独特的两条线和柱状图组合,能够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MACD指标的实战运用方法,包括背离现象和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的概念,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MACD,这个指标有两条线,红色的是快线,简称DIFF,蓝色的是慢线,简称DEA;
中间这些叫量柱,在零轴以上的是绿柱,绿柱越大,颜色越深,代表上涨力道越强。
在零轴以下的是红柱,红柱越大,颜色越深,代表下跌力道越强。这两条线主要是“股价”运算出来的,所以当这两条线都走出上升趋势、不断向上攀升时,一般情况下也意味着股价正同步走向上升趋势,反之,当这两条线都走出下跌趋势时,一般情况下也意味着股价正同步走向下行趋势。然而,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不同步”的特殊情况,当一直股票的价格走势,与其MACD线的走势背道而驰时,就是发生了所谓“背离”的现象,了解这种MACD的背离,能帮助我们分析股价的顶部或底部。
背离现象
背离分为“底背离”和“顶背离”,我们先来看看“底背离”是怎么发生的,当股价走出下跌趋势、不断创出新低点时,MACD的走势却没有同步创新低,反而是走出了上升趋势,像这种股价向下,MACD却向上的状况,就是所谓的“底背离”,是一种买入信号,为什么呢?正如大家所知道的,MACD透露着“股价涨跌力道”的讯息,当股价逐步下跌,MACD线却上扬时,代表着此时股价背后的下跌力道是越来越不如从前,股价越来越低,卖盘却越来越弱,意味着股价大概率走到了底部,行情很有可能出现反转,所以可以司机买入。
案例分析:KEX
这家公司的股价在2021年6月份开始下跌,到了7月跌破了前期(3、4月)的支撑位,而MACD也同步跌到了近期低点,随后股价继续下跌,一直跌到了10月,股价的底部可以说是越来越低,不断跌破前期的低点,然而,随后的几次MACD都没有同步跌到新低,相反的MACD没一次的底部还不断上抬,这种股价向下,MACD却向上的形态,就是标准的“底背离”,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虽然股价不断下跌,但此时背后的卖盘力量是越来越弱,因此股价很有可能见底回升,短线比较适合做多,在这个案例中,出现底背离的不久以后,股价趋势也确实开始反转向上。
现在来看看顶背离,当股价走出上升趋势、不断创出新高点时,MACD的走势却没有同步创新高,反而是走出下跌趋势,这种状况就是所谓的“顶背离”,是卖出的信号,因为MACD象征着股价的涨跌力道,当股价逐步上涨MACD线却逐步下跌时,代表着此时股价背后的上涨力道是越来越不如从前,股价越来越高买盘却越来越弱,意味着股价大概率走到了顶部,新买盘已经支撑不住高股价,行情很有可能出现反转,所以可以伺机卖出或做空。
来看看案例这只股票(ALPL)的价格,在2021年7月中旬,走出一波高峰,MACD也同步登上了近期高点,随后股价经历了一波盘整,到了9月初,股价又慢慢攀升到$160的水平,突破了前期的高点,顶部再度太高,非常强势,然而,这一次,MACD却没有同步爬到新高,而且还大幅下滑,这种股价向上、MACD却向下的形态,就是标准的“顶背离”。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股价在这一次的高峰中,背后的买盘力量远不及上一次,上涨力道越来越弱,因此股价很有可能见顶回落,短线比较适合做空或卖出持股,在这个案例中,出现顶背离以后,股价也确实重挫了一个月。
在底背离和顶背离的基础之上,MACD还衍生出另一种强化形态,叫做“双重背离”,可以是双重底背离,也可以是双重顶背离,听名字可以有点深奥,但其实很好理解,双重背离与基本的底背离和顶背离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双重背离还考虑到了“MACD柱状图”的走势,以刚刚这个例子来说,顶背离确认以后,我们还可以看看柱状图的走势,如果柱子也跟MACD两条线一样,呈现下行趋势,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形态改称为“双重顶背离”。理论上来说,这是更加弱势的看空形态,股价下跌的概念更高,要特别小心。
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
接下来谈MACD的第二种运用方法,也就是MACD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当DIFF由下而上突破DEA这个交叉突破的时机点,就是所谓的“黄金交叉”代表行情大概率反转向上,是看涨的讯号,适合做多,反之,当DIFF由上而下,跌破DEA时,这个交叉跌破的时机点,就是所谓的“死亡交叉”,代表行情大概率反转向下,是看跌的讯号,适合做空。
来看看实际案例(2021AAPL6月)这只股票的DIFF,在这一天由下而上突破了DEA,成立黄金交叉,是看涨讯号,如果我们在黄金交叉出现后,立刻买入此股,后续果然迎来一波涨幅。
那么接下来,什么时机应该卖出呢?理论上来说,当然就是在死亡交叉出现时,也就是DIFF跌破DEA的这一天,成立了死亡交叉,是看跌讯号。
此时我们就可以卖出持股,这波操作下来,我们可以盈利10%。但眼尖的观众应该可以发现,后续的股价,其实还在续涨,那是不是说MACD的效率其实很差、让我们少赚了一笔呢?其实这样的事情不少见,我们也不能完全怪罪指标,交易本来就是这样,我们只能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不可能赚尽每一支股票的每一波涨幅,如果MACD指标就是你唯一的交易依据,是你仅有的能力范围,那你就要接受自己赚不到后面这波涨幅,这种“能力圈”的心态必须建立好,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长远。
实战效率评估
那么,这些关于MACD的“理论”在实战中的效率到底高不高,能不能有效帮助我们赚钱呢?
单单靠一个技术指标,肯定没办法让我们有效地进行分析,因为技术指标大多数是根据“过往的、历史的股价”计算出来的,先要有股价,后才有指标,所以指标肯定存在着滞后性,作为技术指标之王的MACD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在买卖讯号出现时,股价可能早已涨完活跌完,让吃到的我们一买就亏,相信很多初学技术分析的新手,都经历过类似的悲剧。如果你也是,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大家一起互相警惕,减少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