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些行为算体罚?教师管教权范围到哪?跟律师一起看最新规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些行为算体罚?教师管教权范围到哪?跟律师一起看最新规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zhelu.tw/post/corporal-punishment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学校体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那么,究竟哪些行为属于体罚?教师的管教权又该如何界定?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详细解读最新的相关规定。

体罚的定义与形式

在探讨学校体罚议题时,首先需要了解体罚的明确定义和常见形式。教育部对体罚有明确的界定,同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体罚行为类型,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通过厘清体罚的内涵,教师们能够更加警惕自己的言行,避免不当管教,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部对体罚的定义

在英文中,体罚通常被称为"corporal punishment"或"physical punishment",意指对身体实施的惩罚。教育部对体罚的定义,与国际上对体罚的共识相符,强调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不受伤害的重要性。依据教师法施行细则第8条,体罚是指教师基于处罚目的,对学生身体施加强制力,或命令学生做指定动作,使其身体受到痛苦或身心受到侵害的行。

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体罚的几个关键要素:处罚目的、身体强制力,以及对学生的身心侵害。换句话说,若教师的管教行为带有惩罚性质,并且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造成其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就可能构成体罚。

常见的体罚类型

在学校环境中,体罚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体罚行为类型:

  • 以羞辱性的方式惩罚学生,例如在众人面前罚站
  • 殴打、鞭打、打耳光、打手心等直接的身体伤害
  • 要求学生自己或互打,例如命令学生自己打嘴巴或罚同学打
  • 强制学生长时间罚站、罚跪、蛙跳等造成身体不适的特定动作
  • 过度的体能训练,如超时的蹲跳、伏地挺身等

总之,体罚不仅侵害学生的身体自主权,更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教师应当深刻理解体罚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积极正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创造友善、尊重的校园文化。

体罚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教师受到的行政惩处

经调查确认教师确实有不当管教或体罚行为,教育主管机关会依情节轻重对教师进行议处。一般情况下可能受到的惩处包括:

  • 申诫:针对初次违规且情节轻微者,予以口头或书面申诫,要求改进。
  • 记过:属重复违规或情节较重大者,会依规定予以记过处分,记录存于教师聘任资料中。
  • 记大过: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得视情况记大过,严重影教师日后的聘任与考绩。

若教师因体罚致学生身心严重受创,情节重大者,依教师法相关规定,学校教评会得议决给予解聘处分。通过解聘决的教师,1至4年内不得聘任为学校教师。公立学校教师受体罚议处,还须接受成绩考核,倘若1年内因不当管教被记满2大过,亦应予以解聘。

惩处种类
适用情况
影响层面
申诫
初犯且情节轻微
口头或书面要求改进
记过
屡犯或情节较重
会记录于聘任资料
记大过
情节严重有负面影
影响日后的聘任与考绩
解聘
情节重大严重伤学生的身心
1-4年内不得聘任为教师

刑事责任

如果教师因不当管教造成学生身体受伤,或是在课堂上口出恶言,都有可能触犯公然侮辱、诽谤、恐吓、伤害、过失伤害或妨害自由等罪。

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依民法侵权行为的规定,教师若因体罚学生造成其身体、健康或其他利益受损,应负担民事赔偿责任。教师民事赔偿的范围,包括学生所支出的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以及因身心受创所应获得的精神慰抚金等。赔偿金额的认定,须视个案情形,由法院依具体损害状况进行判决。

公立学校有国赔责任

公立学校教师属于公务员的身份,依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因执行职务侵害学生权利时,由国家负最终赔偿责任。学生若因公立学校教师的体罚行为受有损害,得向学校提出国赔请求,学校支付赔偿后,再向有体罚行为的教师求偿;私立学校教师则不适用国家赔偿法,仅须依一般民事侵权行为负损害赔偿责任。

教师管教权的范围

教育部今年邀集教育团体等召开「校园安全咨询会第2次会议」,并会在中说明「学校订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草案的修正重点,修订第24条增列「阻却违法事由」,主要目的是维护教师的管教权。

如果学生有以下行为,教师可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但必须有其合理性,标准比照正当自我防卫的标准:

  • 攻击教师或他人
  • 毁损公物
  • 自杀、自伤
  • 携带违禁品,有侵害他人生命身体的危险

只要教师的行为是正当且必要的管教行为,出于防卫自己或他人的权利,即可不予处罚,不影响其考绩。

罚站就是「站立反省」?那罚站还算体罚吗?

今年修法教育部也给了罚站一个标准,在教师基于导引学生发展之考量,衡酌学生身心状况后,可以要求学生「站立反省」,但每次不得超过一堂课,每天「站立反省」时数累计不得超过二小时,否则就算是体罚。

体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

诸多研究显示,体罚对学生的影深远,不仅影响身心健康,更可能衍生校园霸凌等严重问题。受到体罚的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和学习表现也会受到负面影响。长期遭受体罚的学生,可能会模仿暴力行为,侵犯他人的学习权和人格发展权。

根据台湾教育部的调查,近年以来校园霸凌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其中不乏因体罚引发的肢体、言语或网络霸凌。这些霸凌行为不仅伤害受害者的身心,也严重影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为保障学生的基权利,教育基本法明文规定,学生享有学习权、身体自主权及人格发展权,不应遭受任何形式的体罚或霸凌。

体罚类型
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肢体体罚(殴打、掌掴等)
身体受伤、心理创伤、自卑、恐惧权威
语言体罚(辱骂、嘲讽等)
自尊心受损、人际关系疏离、学习意降低
隔离体罚(罚站、禁闭等)
孤独无助、情绪低落、难以专注学习
劳动体罚(过量抄写、体能训练等)
身心疲倦、厌学情绪、逃避学校

教师应以同理心与爱心引导学生,建立互信关系,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问题。透过正向管教方式,如制定合理的班规、运用多元教学策略、适时给予鼓励等,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的学习权和人格发展权。营造友善、包容的校园文化,才是根本之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