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的“火眼金睛”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的“火眼金睛”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一种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后方近距离观察心脏解剖结构与功能的检查方法。与普通经胸心超相比,TEE能更清晰地显示心脏结构,尤其适用于肥胖、肺气肿等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TEE的定义、优点、操作流程、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安全性等。
什么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简称TEE)是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后方近距离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与功能,获得经胸心超无法观察到的切面,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临床信息。在操作上跟胃镜检查相似而又不同。在过去的30多年中,TEE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特别是3D-TEE的发展,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有了深远的影响,并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成为了主要选择和金标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内科介入手术和外科手术的术中监测与评估。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哪些优点?
与普通经胸心超相比,因食管位于心脏后面,经食管超声避免了肋骨、胸壁、肺部气体的干扰,从而能更清晰的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且对于肥胖、肺气肿、胸廓畸形等患者,普通经胸心超成像困难,而经食管心超能清晰成像。与经胸心脏超相比,经食管心超的探头频率较高,分辨率也高,因此超声图像更清晰,对组织结构分辨力更强,它对某些心脏结构显示更加清楚(如:左心耳、房间隔、心脏瓣膜等),提高了心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操作示意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操作流程: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进行宣教,仔细询问患者病史,需提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确定TEE检查的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且患者或监护人/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食4-8h,用丁卡因对口腔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或术中全麻),张口戴上咬口器,尽量保持精神放松状态,有利于检查。
2、插管过程:
患者取左侧卧位(术中监测或全麻下可采取平卧位)。食管超声探头经常规消毒后,前端涂上润滑剂,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关键要点),同时检查者将探头经口腔向咽部轻柔而又快速插入至食管。操作中调节超声仪器及探头的设置,从多切面、多角度获取心超最佳图像。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状态,并控制检查时长。
3、检查结束后 :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食管出血。嘱患者2小时后进软、温食。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能发现什么?
如:左心耳血栓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适应症:
1、心腔内血栓形成,尤其是左心耳血栓;
2、心脏瓣膜病,包括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狭窄、脱垂、反流;
3、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
4、感染性心内膜炎;
5、心腔内肿物,如左房粘液瘤;
6、人工瓣膜功能评价,如二尖瓣、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有无瓣周漏等;
7、主动脉扩张及夹层动脉瘤疾病;
8、肺静脉畸形引流;
9、围手术期心脏监测,包括心脏经导管介入手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缘对缘修复(TEER)治疗的引导、监测与评估,左心耳封堵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评估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哪些患者不适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
1、禁忌症:患者拒绝。存在先天性或获得性的上消化道疾病(如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梗阻或狭窄、食管占位性病变、食管撕裂和穿孔、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先天性食管畸形、近期食管手术史、食管静脉曲张、咽部脓肿等)
2、相对禁忌症:患者如有凝血障碍、颈椎疾病、咽部占位性病变;或严重心血管系统或全身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压、低血压或休克状态等);或麻醉药过敏等情况。是否行TEE检查,需病情稳定后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后决定。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的安全性与并发症?
TEE是一项轻微有创性的医学影像检查,需由经过规范化培训、具有一定资格的执业医师完成,其安全性与胃镜检查的安全性非常接近。在规范化操作的情况下,TEE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安全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低,死亡率<0.01%。TEE检查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主要症状是恶心。其余包括口腔咽喉粘膜损伤/出血、吞咽障碍、食管胃粘膜损伤/出血/穿孔、误吸、颞下颌关节脱位、心律失常、急性心梗/心衰/休克等。TEE检查过程中,心脏病患者自身也会有一些意外突发情况,极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与TEE操作不相关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但发生率都非常低。TEE检查后,患者出现少许痰中带血无需紧张,若短时间内出现较多量鲜血,无法控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