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历史上的八次大移民,塑造独特城市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历史上的八次大移民,塑造独特城市文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qrb.cn/zhongqingzhanggu/2024-09-06/2017533_pc.html

重庆,这座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源于历史上八次大规模移民。从公元前的秦朝移民到上世纪的三峡移民,每一次人口迁徙都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文化元素。

有容乃大的重庆城

第一次大移民:公元前314年

秦国以张若为蜀守,“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迁六国豪富入蜀。

第二次大移民: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

中原战乱,南阳、三辅居民数万家避乱入川,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公元211年,蜀汉开创者刘备带荆州兵万余入川。西晋元康七年(297年),甘肃、陕西大旱,流民数万家为逃避饥馑入川。

第三次大移民: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

金兵大举南下,攻破京师汴梁,战乱延续到南宋建炎年间,北方居民不断举家南逃,陕、豫、甘等地区难民纷纷迁入川避难。移民总数约为238万。

第四次大移民:元末明初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后,全国陷入近20年的战乱。明初四川户口稀少,“人物凋耗”。1371年明朝为恢复生产开始有组织移民,明中叶以后才告衰竭。经过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从1371年开始的22年后,移民规模在30万左右。

第五次大移民:清初

经过明末数十年战乱,清初四川人口凋零。清朝于顺治末年实行鼓励南北各省人民入川垦殖的政策。此后出现了持续不断迁居四川的移民浪潮,即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前后延续60余年之久。这次大规模移民数量超过了历次移民的数量,1724年移民增到204.66万人。

第六次大移民:抗战时期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东北、华北、华东相继沦陷,重庆成为陪都,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迁移,东部人口也随之内迁。西南各省自1937年10月到1941年大约接收移民1000万人-2000万人。

第七次大移民:三线建设

上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计划性向内地实施内迁。当时称之为“三线建设”,主要以军工业、新兴科技为主。迁出地大多是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工业企业,随企业迁移的家属不少,迁入重庆的人口十多万。

第八次大移民:三峡工程

重庆承担了三峡库区85%以上的移民任务,当地转移和迁往外地的人口共计达到百万以上。

这八次移民,不仅改变了重庆的人口结构,更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塑造了重庆独特的城市气质。从秦汉时期的豪富,到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再到近代的抗战内迁和三线建设,每一次移民都为重庆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文化元素,共同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本文原文来自重庆日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