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高血压的侦察兵——醛固酮、肾素及其比值
聊聊高血压的侦察兵——醛固酮、肾素及其比值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对于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醛固酮、肾素及其比值(ARR)是诊断高血压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指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血压可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可有效帮助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而检测醛固酮、肾素及其比值则能直观反映高血压的病因。
这两项指标是怎么影响血压的?
醛固酮和肾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主要组成部分。在RAAS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血压相对稳定的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即收缩压为90-140 mmHg;舒张压为60-90mmHg。当肾脏发现血压下降时,会分泌出肾素,肾素会经过相关的途径将该信号传给肾上腺,即可分泌醛固酮使血压升高。如果醛固酮的分泌异常增多,就会形成高血压。
国内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指南与共识均明确提出将ARR作为首选筛查指标。即:ARR=血浆醛固酮除以肾素浓度。哪些因素影响醛固酮和肾素浓度?
1、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浓度都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病变、肾素瘤、肾动脉狭窄、高肾素型巴特综合征、恶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或者妊娠等因素造成,也有可能是肝硬化水肿、肾上腺功能减退、低钠饮食以及肾小球旁细胞瘤等因素。
2、血浆醛固酮升高、肾素浓度降低:首先考虑是否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存在,这类患者的特点是肾素低、醛固酮高及ARR≥3.7,患者的表现通常会有血压增高,同时还会合并低血钾。
3、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浓度都降低:可能存在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AME)、库欣综合征和异位ACTH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是药物如阿司匹林、利血平、甘草制剂等引起。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正常值参考范围为:卧位,醛固酮3.0-23.6 ( ng/dL),肾素2.8-39.9(uIU/mL);立位,醛固酮3.0-35.3 (ng/dL),肾素4.4-46.1 (uIU/mL)。以下因素可影响检测结果:
1.饮食。长期低钠或高钠饮食会导致醛固酮和肾素假阴性或假阳性,检查前应维持正常的钠盐摄入。
2.药物。某些降压药物会影响醛固酮和肾素的浓度,在检测前需停用相关药物至少2周.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依普利酮)、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排钾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及甘草提炼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
提示:血压药物的停用和更换需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执行。
3.血钾浓度。低血钾可导致醛固酮降低,肾素升高;高血钾可导致醛固酮升高,肾素降低,因此血钾异常可影响ARR值,建议检测前调节血钾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