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共情领导力:数字化时代智能组织管理的新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共情领导力:数字化时代智能组织管理的新挑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60349314.html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组织管理对共情领导力的需求和呼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共情领导力由觉知力、沟通力、包容力、信念力、学习力这五种力量构成。本文将深入探讨共情领导力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变革

当今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模糊性)时代,很多组织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充满竞争、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正如《易·系辞下》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组织形态的进化,也都对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厂、从公司到企业、再到平台型组织的演变。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网络等技术的全面突破,人类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组织形态也进化到了最新兴的发展阶段,即"智能组织"阶段,它以"自组织"的方式进行运行和管理。

与前四次工业革命不同,智能组织打破了组织边界,开始扩展到组织外部甚至周边所有利益相关者,且以人和组织协同发展为主要目标。这种组织无边界化强调的是自组织敏捷管理。即,在不存在组织外部特定干预和组织内部统一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数字化技术,使得每个人都有主导自己以及追随他人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共情领导力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时代,共情领导力扮演着重要角色。2014年2月,纳德拉出任微软CEO,接手一个当时被外界称为"没落帝国"的微软公司。几年来,纳德拉凭借其出色的共情领导力,成功带领微软实现转型。他认为,"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共情和同理心,微软就没有未来。"纳德拉的共情领导力赋予微软这个组织新的生命力。

2020年,阿里巴巴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这种数字时代自组织管理的共情领导力。阿里巴巴的杭州健康码,是基于各级政府、阿里团队,以及社会上的企业和志愿者共同开发的产品。该产品从政府提出需求,到正式投入使用仅仅花费了四个小时,效率远远超出传统的组织形态。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数字化时代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于该团队对用户进行高频的、广度的、深度的需求洞察。这种需求的洞察正是基于与用户共情的结果。

共情领导力的内涵

共情领导力的概念是以"共情"为基础而提出的。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共情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共情领导力。著名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在其著作《共情时代》中提出,共情是专属于人类的演化分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在演化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为别人着想,从个体到群体,共情能力不断发展。

共情(Empathy)也称同理心,是指理解他人信念、意图及情绪和情感并感同身受的能力。具体而言,共情包含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两个维度。认知共情,是指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分析,从而理解他人思维和感受,是一种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能力;情感共情,是指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感同身受,并做出情感反应的能力。

结合数字化时代自组织管理所具有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我们对共情领导力做出如下界定:共情领导力,作为数字化时代自组织管理背景下关键的领导素质,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处境的觉知、情绪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通过有效的情感沟通,将组织中的人与人实现紧密连接,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情感和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人和组织协同共进。

共情领导力的五力模型

作为一个共情领导者,需要具备以下五种核心能力:

  1. 觉知力:是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保持高度敏锐的一种能力。哈佛大学医学院知名教授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其《共情的力量》一书中说到:"共情能提高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觉知力,让我们知道如何全然又全心地生活。"

  2. 沟通力:基于觉知力,在感受到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后,共情领导者还要掌握沟通力。沟通力指的是共情式沟通,即用心倾听,表达感受,建立情感连结。特别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常态化,共生共享是企业发展的主题,因此领导者的沟通力格外重要。

  3. 包容力:在有效的共情式沟通后,共情领导者还需要理解和包容一切。包容力指的是接纳对彼此的需要,深度理解人性的能力。心理学家莎拉·霍奇(Sara Hodges)和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把共情的过程比作登山,"登山和共情都是很艰难、需要很努力的任务。我们想要成功登顶,既需要有足够多的扶手和路标来指引,还有赖于我们为坚持攀爬而付出的努力。"共情的"扶手和路标"指的就是包容力。

  4. 信念力:具有包容力后,领导者要善用共情,能对自己和他人树立起坚定的信念。信念力指的是领导者坚韧不拔、使命必达的毅力。宋代苏轼在《晁错论》中曾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5. 学习力:最后,共情领导者还需要具有学习力。学习力指的是,要建立成长型的思维模式,通过建构感知,不断地迭代、发展。卡罗尔·德伟克(Carol S. Dweck)教授在其《终身学习》一书中指出,要拥抱成长型思维,建立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共情领导力的案例分析

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理解共情领导力的实践。2020年,武汉快递小哥汪勇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在国内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汪勇基于对医护人员的共情,他自发自愿地做了很多事情,比如从保障医护人员日常出行,到为金银潭医院解决用餐问题,再到为医护人员修眼镜、买拖鞋等。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领导过程理论,我们总结出共情领导力的涌现过程(外部事件刺激→共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共情领导力涌现)。具体而言,汪勇通过自发"组局",形成一个自组织,急前线医护人员之所急,先后提供了一系列服务:通过组织志愿者车队,与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企业协调用车等方式,来解决医护人员交通问题;通过自行募集资金购餐、搭建应急餐食的免费配送网络等方式,解决7800名医护人员的供餐问题;搭建爱心捐赠通道,组织募捐和配送紧急医疗物资,满足医护人员基本生活需求。

共情领导力的实践建议

基于对共情领导力含义及其涌现过程的了解,结合第四次后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利用好共情领导力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组织变革?

  1. 加快组织形态转型升级,构建敏捷高效的自组织团队: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愈加变幻莫测。如何在如此不确定的形势下进行敏锐判断、高效决策和有效管理,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自组织管理为疫情爆发的危机关头,汪勇自发"组局"搭建自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满足了大量医护人员的交通、饮食和生活多方面的需求,该组织展现出的对外部需求的敏锐度和感知力,内部沟通协调的效率,以及组织成员热情和动力的激发程度,都远远超越了传统企业或政府组织所能达到的效率和效果。

  2. 培养全员共情意识,打造情感共同体:在数字化时代自组织管理背景下,共情领导力不再只属于领导者所有,而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素质。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创造和搭建自组织的团队,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每一位员工都具备共情意识,形成"人人都是领导者"的组织文化。

  3. 建立学习型组织,持续提升领导力:卡罗尔·德伟克(Carol S. Dweck)教授在其《终身学习》一书中指出,要拥抱成长型思维,建立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企业应该建立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制,帮助员工不断提升共情领导力。

  4. 强化数字化赋能,提升组织敏捷性:数字化技术为共情领导力的发挥提供了有力支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组织的感知能力、响应速度和协同效率,为共情领导力的实践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数字化时代,共情领导力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培养共情领导力,企业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还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组织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