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痘痘类型及护理要点:从粉刺到囊肿型痘痘的全面解析
5种痘痘类型及护理要点:从粉刺到囊肿型痘痘的全面解析
痘痘是许多人的皮肤困扰,了解不同类型的痘痘及其成因,是有效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种常见的痘痘类型及其治疗方法,并提供四大护肤要点,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痘痘问题。
长痘痘根本原因:所有痘痘类型,都从粉刺开始
不论青春痘还是其他类型的痘痘,其根源都始于粉刺。粉刺的形成是由于毛囊代谢不良或受阻,导致皮脂和老废角质在毛囊内过度堆积。随后,细菌滋生、发炎或外界刺激会使粉刺逐渐演变成各种痘痘类型。
以下是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和医疗网站WebMD提供的常见痘痘类型及其生成原因:
痘痘类型一:粉刺型痘痘/痤疮
粉刺型痤疮(Comedonal acne)又称青春痘或面疱,是最常见的轻度痘痘类型。这类痘痘由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发展而来,是尚未感染的原始形态痘痘。粉刺主要由皮脂、老废角质和死皮细胞混合,堵塞毛孔形成。
- 白头粉刺(闭锁性粉刺)
白头粉刺(闭锁性粉刺)体积较小,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凸、顶端泛白的细小颗粒。其成因是污垢、皮脂和老废角质在毛囊中堆积,但毛囊口被过度角化的角质堵塞,导致空气无法进入,粉刺不易氧化变色,只因堵塞而形成凸起,看起来像体积很小的白色丘疹。
治疗白头粉刺的方法包括使用代谢角质的产品进行清洁和焕肤,搭配调理毛孔的护肤品。
- 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
黑头粉刺体积小,外观像黑色小斑点。多数情况下,黑头粉刺是由白头粉刺演变而来,当皮脂和老废角质过多,将毛囊口挤开、扩张,让空气进入毛孔氧化变黑,就会形成黑头。并非所有白头粉刺都会变成黑头粉刺。
黑头粉刺虽然外观不洁,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痘痘,仍属于轻微的青春痘前期。
治疗黑头粉刺的方法与白头粉刺类似,可以使用温和洗面奶加强清洁,或进行深层清洁的面部按摩,将堵塞的老废角质带出体外。
- 如何分辨痘痘和粉刺?
根据美国医学媒体Healthline,粉刺是未发炎的毛囊堵塞,痘痘则是已发炎的粉刺,因发炎程度不同产生不同痘痘类型。最简单的分辨方法是:粉刺体积较小,按压不痛,没有红肿凸起症状。
在英文中,粉刺和痘痘都称为acnes,而pimples则常翻译为“面疱”。acnes指的是“粉刺”本身,即发生堵塞的毛囊位置;pimples指的是“粉刺状态”,即毛囊堵塞、无法代谢老废角质的状况。
痘痘类型二:丘疹型痘痘/痤疮
丘疹型(Acne papules)是一种皮下型痘痘,由于毛囊在真皮层位置发炎、肿大,在脸上出现红色隆起区域,像小土丘一样,因此称为丘疹。丘疹的成因是“闭锁性粉刺”受细菌感染,导致较深层的发炎反应。
治疗丘疹型痘痘的方法包括使用成药类抗生素药膏或其他温和的外用抗菌药物,涂抹在痘痘周围,帮助减少感染机率和消肿。
- 丘疹型痘痘可以挤吗?
当毛囊受到刺激,会更容易导致发炎,出现更大、更严重的红色丘疹,挤破后可能会在愈合时导致黑色素沉淀,产生痘疤。因此应避免挤压,以免皮肤表皮受损。
痘痘类型三:结节型痘痘/痤疮
结节型痘痘(Nodular acnes)是中度严重的痘痘类型,当毛囊口发炎、往内部扩散,会在皮肤深处形成触感硬硬的结节,引发剧烈疼痛或发红肿胀,如果破皮、溢出组织液,可能会导致留疤。
治疗结节型痘痘,建议寻求皮肤科医师协助处理,可能需要开立口服药物、针剂,帮助消肿与杀菌。
痘痘类型四:脓包型痘痘/痤疮
脓包型痘痘(Pustules)又称为脓包痘,是结节型痘痘进一步发炎、变得更严重的痘痘类型。脓包型痘痘通常触感偏硬,痘痘底部有一圈泛红的颜色,表皮则呈白色,像白头粉刺的放大版。
建议脓包型痘痘由皮肤科医师处理,通过小型手术让脓瘍彻底排空,但这类痘痘容易留疤,让皮肤变得粗糙,因此事后应积极照顾痘疤,帮助角质代谢更新。
痘痘类型五:囊肿型痘痘/痤疮
囊肿型痘痘(Cystic acne)是体积最大颗的痘痘类型,发炎最深,内部往往会有血液和浓稠的黄色、白色浓液,混合在一起成为囊肿,按压时会剧痛。囊肿痘痘内的液体,主要是由死亡的白血球、组织碎片与细菌化脓组成。
治疗囊肿型痘痘,通常需要靠医师开立口服A酸这类较强力的药物,才能比较有效的缓解发炎、根治痤疮。
痘痘改善、保養 4 要點
痘痘長滿臉、或長痘痘一直消不了,或許跟平時的保養習慣有關。該要如何保養長痘痘的位置?以下提供 4 個長痘痘的保養要點
痘痘保養要點一:避免再次刺激
痘痘就是發炎的粉刺,若想改善長痘痘的臉上區域,應避免過度清潔長痘痘的位置,或接觸高溫。因為過度刺激臉上的痘痘,可能會刺激到毛囊,反而讓痘痘發炎更嚴重。
以下這些動作,特別容易刺激痘痘、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發炎:
- 使用刺激性的洗面乳洗臉
- 使用溫度過高的水洗臉
- 頻繁用手摸痘痘
- 擠破、戳破痘痘
- 使用杏仁酸、水楊酸、果酸等酸類煥膚,或其他去角質產品做臉部保養
- 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控油保養品
痘痘保養要點二:油類保養減量、調理油水平衡
會長痘痘的位置,通常代表油份分泌已經充足、甚至過多,才會導致毛囊阻塞。洗完臉後做保養,依然可以使用成分單純的精華液、精華油,幫助全臉調節油水分泌。但在特定的痘痘位置,繼續塗抹質地較厚重的油類、乳液,都可能讓毛囊更難代謝。
因此使用一般的精華油、乳液,遇到痘痘位置、或其他出油過多的地方,建議不必用再補太多油,甚至可以減量、停用油品。特別是已經長了痘痘、粉刺的地方,代表油脂分泌已經過於旺盛,保養時建議先避開這些區塊。
痘痘保養要點三:促進老廢角質代謝
若痘痘種類狀況沒有到嚴重程度(如:膿包型、囊腫型痘痘),可以視個人膚況,適度促進老廢角質代謝,比如使用針對痘痘、粉刺代謝的產品(如:不含酸類的煥膚精華),塗抹在長痘痘位置,幫助毛孔恢復自然代謝的週期,避免不必要的皮脂、老廢角質繼續堆積。
*註:當肌膚的角質代謝變快,可能會因此在短暫時間內,產生較多的粉刺、痘痘,建議煥膚時搭配舒緩類型的產品。
痘痘保養要點四:適時舒緩抗菌
若痘痘很久不消、一直有痘痘發炎的狀況,也可視個人膚況使用含舒緩、抗菌的產品。倘若對自己的膚況沒有把握,或是痘痘發炎程度太過嚴重,仍建議尋求醫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