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撬动140亿止痛药市场!太极大品种获批上市,人福、绿叶等加速布局复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撬动140亿止痛药市场!太极大品种获批上市,人福、绿叶等加速布局复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hirda.com/artilce_36953.html?module=trackingCodeGenerator

止痛药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竞争。近日,太极集团子公司西南药业申报的4类仿制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获批生产并视同过评,成为国产第3家获批企业。与此同时,人福医药、绿叶制药等企业也在加大投入盐酸羟考酮的创新研发,已有相关复方制剂陆续获批,加速布局抢占潜力市场。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阿片类止痛药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12.54%。其中,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销售额呈逐年上涨态势,2023年接近7亿元,2024上半年以约13%的增速继续放量。


图:近年来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竞争格局初现

盐酸羟考酮原研药最早于2003年在英国上市,原研厂家为普渡制药。我国在2004年就批准进口了Napp制药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中文商品名奥施康定,由萌蒂制药分装销售(注:NAPP制药、萌蒂制药都属于普渡制药的关联公司);2021年6月,国家药监局又批准了普渡制药的第二代防滥用版本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2024年10月,太极集团子公司西南药业申报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获批生产并视同过评,成为国产第3个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仿制药,在此之前的2家国内企业分别为宜昌人福药业及合肥立方制药。此外,江苏恩华药业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以新注册分类报产在审。

其中,人福药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国内首仿+首家过评”。公开资料显示,人福药业于2021年9月向CDE申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上市许可,同时提交了针对普渡制药的专利声明;2021年10月,普渡制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行政裁决请求。经过6个月的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确认宜昌人福药业仿制药相关技术方案未落入普渡制药公司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宜昌人福药业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于2022年9月获批上市,由此开启了国内药企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竞争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种是我国专利链接制度实施后首个挑战原研药专利并成功上市的品种。但遗憾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并没有宣告原研药专利无效,宜昌人福药业没有享受到首仿药市场独占期。

事实上,盐酸羟考酮获批上市的剂型除了缓释片,还包括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盐酸羟考酮胶囊等。2020年底,东北制药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获批首仿上市,次年江苏恩华药业和北京华素制药相继获批,目前国内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市场格局由以上三家仿制药企与原研企业共同组成。盐酸羟考酮胶囊则没有仿制药获批上市。查询注册申报情况,目前没有新的药企布局羟考酮注射液、盐酸羟考酮胶囊,但有多家临床机构开展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

市场潜力待挖掘

市场销售上,原研企业一直占据绝对优势。据米内网数据,2022年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羟考酮销售额超8亿元,其中羟考酮缓释片占比约74%,在国内累计销量将近90亿。2023年同比增长5.53%,接近7亿元,是止痛药TOP8产品,2024上半年以约13%的增速继续放量,预计羟考酮国内市场年销售额很快会突破10亿元。

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太极、人福、绿叶等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加快市场布局。

2024年年初,人福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宜昌人福的氨酚羟考酮片(每片含盐酸羟考酮5mg和对乙酰氨基酚325mg)获批上市。据了解,氨酚羟考酮片是在已有氨酚羟考酮片基础上的改良,为含有中枢神经镇痛作用的盐酸羟考酮和周围神经镇痛作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复方片剂。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型产品上市。

此外,今年6月,绿叶制药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米美欣)获得NMPA批准上市。该药通过强阿片受体激动剂羟考酮、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的联合作用,在帮助患者控制疼痛的同时,有效降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几率。

绿叶制药在公告中表示,中国对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研制和生产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研制和定点生产企业的资质均需经过批准且实行总量控制,准入门槛高。米美欣是当前唯一一款在国内获批上市、具有高技术壁垒的国产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其独特“锁药”技术可有效防止药物滥用。

业内人士表示,止痛药行业正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时期。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国家加大了对创新药物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新型止痛药物。与之相应的,随着止痛药市场的扩容,相关产品的上市和使用势必也会受到严格的监管。对于药企而言,把握技术创新和监管政策,是开辟止痛药市场的新蓝海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