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效率提升秘籍:6招让你的程序飞速运行
PLC编程效率提升秘籍:6招让你的程序飞速运行
在工业自动化的世界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程序的运行效率往往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表现。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谁能让PLC程序跑得更快,谁就能在生产效率上占得先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几种巧妙的编程方法,提升PLC程序的运行效率,让你的PLC如同装上了涡轮增压器一般,飞速前进。
功能块规划与子程序编写:让程序更智能
PLC中的子程序是为特定控制目的编写的独立程序块。通过调用指令CALL等实现子程序的执行。如果条件不满足子程序调用时,程序只会在主程序中扫描,省去了不必要的子程序扫描时间。这样不仅减少了扫描时间,还让程序结构更加清晰明了。可以说,巧妙地使用子程序,能让你的PLC程序更具智能化。
使用字或双字数据传送控制输出
在PLC的应用中,大量的输出控制是不可避免的。使用字或双字数据传送来控制DO点,可以显著提高速度。只要合理分配输出地址,并变换控制输出控制字,就能大大减少PLC程序执行的步数,从而加快程序运行速度。简而言之,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批量处理来提升效率,让程序更简洁高效。
脉冲触发SET和RESET指令
SET指令在PLC中只需要执行一次即可,不必每次扫描都执行。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与脉冲输出(PLS/PLF)指令配合使用。有些工程师可能会忽略这个问题,使用常规方法驱动SET指令,结果无意中增加了程序的扫描时间。通过精确控制SET指令的执行,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次数,提升程序运行效率。
避免类型转换:减少程序冗余
以一般的PLC机型为例,内存格式与常用PC机通常相反,即高字在前,低字在后。我们可以将字变量放在后两个字节,并在程序初始化时将前两个字节清零。这样,在定义符号时,将字变量定义在VW2,同时保持VW0的值为零,就能避免类型转换。比如:
定义字变量为wVarName(VW2)
定义双字变量为dVarName(VD0)
在程序初始化时,将VW0清零即可。这样既可以以字型访问变量wVarName,也可以以双字型访问变量dVarName,完全避免了类型转换。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程序语句数,提高了程序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还显著提升了运行效率。虽然会多占用两个字节的内存,但考虑到S7-200的RAM空间非常大,这点内存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使用类匈牙利命名法
为了避免变量使用时混淆,建议采用类匈牙利命名法,即在变量名前加上前缀指示变量类型,并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组合成变量名。例如:
b----字节型变量(byte)
w----字型变量(word)
d----双字变量(double)
r----实型变量(real)
f----位变量(flag)
btn—自复位按钮式输入(button)
sw----切换开关或自锁按钮输入(switch)
sig—传感器、编码等电平信号输入(signal)
rly—输出继电器位(relay)
假如有一个字类型变量名为VarName,为使用前面的转换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wVarName----VW2
dVarName----VD0
这种命名方法不仅能提高程序的可读性,还能避免类型转换,进一步提升程序的运行效率。
精简程序结构
在编写PLC程序时,精简程序结构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例如,在输出控制方面,用一个MOV指令完成8个数字量输出的控制,显然比用8个MOV指令分别完成8个数字量输出的控制更高效。通过优化程序的执行步数,减少不必要的指令,能显著提升PLC的扫描时间和运行效率。
优化PLC程序的运行效率,就像为一台老旧的汽车装上了一台强劲的引擎,不仅能大幅提升速度,还能让整个系统运转更加顺畅。
通过合理规划功能块和子程序、使用字或双字数据传送、脉冲触发SET和RESET指令、避免类型转换以及采用类匈牙利命名法,程序员们可以让PLC程序跑得更快、更稳、更高效。
毕竟,在这个工业自动化的世界里,效率就是生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一行代码都尽显其能,助力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