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Hi4-Z技术解析:解耦电四驱的全新突破
长城Hi4-Z技术解析:解耦电四驱的全新突破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解耦电四驱技术在城市SUV和混动车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长城汽车最新推出的Hi4-Z技术,通过独特的混动架构和创新设计,在保持城市使用便利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越野性能。本文将深入解析Hi4-Z技术的独特优势,并与市面上其他解耦电四驱泛越野车型进行对比分析。
什么是解耦电四驱?
解耦电四驱,顾名思义,是指前后轴之间没有物理连接,而是通过前后独立驱动单元分别控制前后轮,用电控的方式实现的四轮驱动。这种结构常见于纯电四驱轿车、混动四驱城市SUV等车型。
由于前后轴之间没有机械连接装置,解耦电四驱在一些极端越野环境下,无法严格锁死前后轮的转速。在岩石攀爬等环境中,前后轮转速一旦不同步,就很容易发生意外风险。因此,在越野分级中,解耦电四驱被归为泛越野行列。
长城Hi4-Z的技术优势
市面上主流的解耦电四驱泛越野车型包括哈弗猛龙、哈弗大狗、方程豹豹5、方程豹豹8等。这些车型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都采用串并联混动架构,悬架形式也是城市SUV常见的独立悬架,且没有低速挡(方程豹有后低速挡,但没有前低速挡)。
基于此,长城Hi4-Z的研发初衷是让城市使用部分更好,比如实现更长的纯电续航和更低的馈电油耗;同时让越野性能更强,接近硬派越野车的水平。
以坦克500 Hi4-Z与方程豹豹8为例,两者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
- 豹8采用城市SUV常见的P1+P3单挡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后轴配备两挡P4电机。
- Hi4-Z则采用P2电机+行星齿轮组的功率分流混动+三挡变速器,后轴也是两挡电机,但后悬架采用行程更大、更可靠的迪翁桥结构(类似于电动大G的非独立悬架)。
功率分流混动的优势
功率分流混动架构完美结合了双电机串并联混动和增程式混动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缺点:
- 双电机串并联的优点是可以发动机直驱,能量传递路径短,但特定工况下发动机可能离开最佳燃效区间。
- 增程式混动的优点是发动机始终在最佳效率区间运转,但不能发动机直驱,存在能量传递损失。
- 功率分流则既能发动机直驱,又能让发动机始终维持在最佳效率区间运行。
虽然功率分流在机械加工和标定上难度极大,但其带来的效率和体验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三挡DHT变速器的作用
豹8在越野性能上有所妥协,仅在后轴配备低速挡。而Hi4-Z通过前轴三挡设计,完美覆盖了城市、越野、高速三种工况需求。
电池容量与续航
豹8受限于架构和磷酸铁锂能量密度,仅搭载36度电池,WLTC循环下纯电续航仅100公里。而坦克500 Hi4-Z得益于高度集成化架构,搭载59度电池,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是豹8的两倍多。
Hi4-Z的核心优势
- 城市使用:Hi4-Z的先进混动架构和大容量电池,使其在城市通勤时可完全当作电动车使用。
- 性能表现:功率分流配合800V电池规格,确保满电和馈电时动力表现接近,满电时可达4秒级加速,馈电时也有5秒级动力。
- 越野能力:前后轴均配备低速挡,搭配迪翁桥,越野能力超越现有泛越野车型,接近硬派越野水平。
综上所述,长城Hi4-Z技术在城市使用便利性和越野性能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堪称最强泛越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