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新的运城
这是一个很新的运城
运城市,这座撤地设市仅20余载的城市,正在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的亮眼成绩,铺展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建市之初的187.9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2329.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增速全省第三,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居全省第三,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运城蓬勃向上的发展轨迹,这座撤地设市仅20余载的城市,正在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的亮眼成绩,铺展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特优兴农 科技助农
采收油桃 许建国 摄
农家院落,红彤彤的苹果、甜莹莹的油桃吸引着抢购水果的南北客商;黄河岸边,新鲜上市的临猗大闸蟹、永济白对虾,黄土地的新特产成了镜头前的俏销货。
农业大市运城倾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全面推进,富民产业红红火火,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丰收答卷。
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曲村,农机人员在田间收割小麦。闫鑫 摄
加快推进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累计建设核心示范区24个,高标准农田达到518万亩,2024年运城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单产实现“双增”,总产量13.8亿公斤,占全省55.7%。
运城海关关员现场查验出口苹果。山西日报通讯员 摄
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聚焦“稳粮、优果、强菜、保畜兴渔、促药、富林”七大产业,持续打造绛县樱桃、新绛油桃等连片现代果业示范园区,带动果业特色化、标准化和果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105.2万吨,同比增长10.6%,14大类73种水果远销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全省80%。
出口芦笋罐头生产企业的加工流水线一派繁忙。山西日报通讯员 摄
重点实施设施渔业、供港蔬菜等“四南四北”产业项目,打造“厚民晋茶”品牌,建设4个供港蔬菜基地,种植优质水稻6万余亩,实现罗非鱼工厂化养殖和对虾、大闸蟹规模化养殖,全力推进优质果蔬、饮品酿品等5大产业集群建设。
出口芦笋罐头生产企业的加工流水线一派繁忙。山西日报通讯员 摄
2023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累计认证有机农产品4个,获证绿色食品230个,认证“圳品”7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7个,完成市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20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运城苹果”“临猗苹果”“万荣苹果”“夏县西瓜”“绛县大樱桃”5个超亿元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171.76亿元。
产业向绿 生态向美
科宇新能源配备的烟气处理平台,经收集处理后的排放物可达到欧盟排放标准。山西日报通讯员 摄
10月28日,科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匣钵项目成功点火运行,为运城锂电池行业再添“新军”。该项目一期投资3.5亿元,生产过程将全部采用智能控制,多个工艺环节与生产设备为行业原创,项目投产后,将与垣曲县另两家企业构建起运城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华兆住工(运城)装配建材发展有限公司新材料项目 闫鑫 摄
倾力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合”即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汽”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材”即新材料,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焦化500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现代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建材5个100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运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1.7%,从2019年到2023年,5年来,运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30%。
空中俯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山西日报通讯员 摄
飞鸟蹁跹的浩渺盐湖,城水相融的湿地公园,产业兴旺的生态廊道……沿着遍布全境的旅游公路漫游,如同在画廊里穿行。在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宏伟进程中,运城强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快建设“五条绿色走廊”,健全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机制,“一指标一策”整治大气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生产方式向绿而生,生态保护逐绿而行。
培育业态 塑造品牌
从春节假期永济“水上列车”火爆出圈,到五一假期位列全国最受欢迎小众旅游目的地第二,从8月下旬跟着“悟空”游运城让102处国保单位走红全国,到国庆假期源源不断的客流挤爆大小景区,运城以其冠绝古今的古建奇珍、山水人文,诚意满满的服务和爱意,种出了一颗“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流量长红的文旅硕果。
盐湖景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薛俊 摄
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运城聚焦打造旅游强市和全省旅游热点门户,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综合实施“挖掘阐释、传承普及、文艺创作价值观培育、文化体制改革”五大工程,部署的12项改革,已有10项如期完成,全链条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建设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域中心、关公忠义文化和华夏根祖文化的旅游目的地,把运城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关帝祖庙内,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山西日报通讯员 摄
旅游年票,免费公交、公众考古、沉浸式演艺……在强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倾力锻造以盐湖旅游度假区、夏县泗交康养旅游度假区、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等为龙头的文旅核心吸引物的同时,运城深入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持续打造精品文化活动,不断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开通城景通免费直通车、中条山文旅直通车、跟着“悟空”游运城免费直通车,为游客温历史、品文化、鉴文物、赏古建创造更加独特而极致的旅游体验。
国庆假期,鹳雀楼景区人气爆棚。茹雅 摄
国庆假期,全市45家A级景区和岚山根景区累计接待人数2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17.18%,累计门票收入1860.37万元,同比增长47.74%。
黄河运城段的壮美景色。肖永杰 摄
农业更强、产业更绿,文旅更热、生态更美,运城,正以竞进有为的奋斗之姿,奏响新时代转型发展的进行曲。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