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越智商: 什么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越智商: 什么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2/22/71134344_1125149566.shtml

在我大学即将毕业时,同大多人一样,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那会儿对智商测试十分迷恋, “如果我的智商很高的话,工作这种小事自然也不在话下”。
等到工作几年后, 经历过职场的初步洗礼, 发现:
智商,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聪明,并非等于拥有了一切.
那么, 什么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呢?
我们先看一个有意思的数据集。

肥尾效应

一个人拥有朋友的数量, 和一个人身高的数据, 到底有什么区别?
网络科学家通过统计一个班级内部 每个人的社交账号的数据, 以及身高数据, 得到了如下的两张图.
人的身高数据呈钟形曲线分布(左图所示), 即学生的数量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 然后在平均值附近达到顶峰, 接着开始下降.
人的朋友数量则呈幂率分布(右图所示). 即, 多数人的联系人为几十个,有的人的朋友数量会成百上千。 由此, 分布图将具有”肥尾效应”, 即分布图的尾部将向右倾斜.
这意味着什么?
不同人在朋友数量上的差距明显大于在身高上的差距
世界上身高1.50米的人可能有数百万, 但是身高3米的人则世间罕有。
拥有几十个粉丝的账号可能很常见, 拥有百万, 千万粉丝的账号也屡见不鲜.
那么, 人的智商呢? 是呈钟形曲线分布, 还是呈现幂率分布?

肥尾效应的启示

人的智商, 显然呈钟形曲线分布
110的智商稀松平常, 然而220的智商世间罕有.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 家庭与学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去提升智力能力, 然而最终的差异, 也不过是 正负10的范围左右.
但是如果, 我们将时间花在其他地方呢?
现在比较一下:
一个智商110的人 和 智商120的人, 差别会有多大呢?
再想想,
一个拥有一千个朋友的人, 和拥有十几个朋友的人, 差距有多大?
一个读过一千本书的人, 和读过几十本书的人, 差距有多大?
这样看来, 智商还重要么?
实际上, 幂率分布的不止朋友与书籍, 还有心智与技能。
你朋友的数量 = 社会资本
你阅读的数量 = 文化资本
你心智的力量 = 心理资本
你技能的效力 = 技能资本
是的, 你也许会说, 为何没有经济资本?
因为, 经济资本仅仅是资本外在的具象化的表现.
钱, 只是对价值的量化,
钱, 并不等于价值本身.
那么不同资本之间是如何转换,并具象化为经济资本的呢?

资本的转换

不同资本之间在不同的纬度上不断的互相转换与再生产。
转化有两种方式: 零和博弈(zero-sum) 与 正和博弈 (positive-sum)
零和博弈指, 明确界定的赢家和输家,以及一套既定的规则的游戏。我们从小就是在零和博弈下长大的. 成绩, 名次, 高考等等, 与之相关的, 有关权利与title的游戏都是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指, 没有明确的赢家或输家,没有既定的游戏时间框架,也没有固定的规则. 参与者的数量不断变化,唯一的目标就是继续玩下去。艺术、科学和爱情都是正和博弈.
我们在看几个例子:

  1. 美国前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通过职务上获取的消息操作股市, 使得其任上家庭资产翻了几番。
  2. 《明朝那些事》作者当年明月在小说大获成功后,转任上海市政策办公室副主任。
    案例1. 是典型的社会资本转化经济资本的例子
    案例2. 是文化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例子
    资本之间的转化方式, 决定了游戏规则.
    想利用政治职务便利, 必须先经过残酷的政治较量与竞争,丛林法则是这个游戏最朴实的写照。
    写作小说,游戏出版,通过商业活动获得的经济资本,虽然有竞争,但并非是只有一个赢家的游戏。
    30年前, 中国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社会阶级流动迅速, 因此, 状态游戏对每个人相对公开公平.
    比如, 努力学习攻读硕士,博士, 或者出国留学, 回国担任教授副教授. 这条路径上,文化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回报率都很高.
    但是从2018年后, 随着社会结构位置稳定,移动互联网经济到顶后,斯坦福博士生上任乡镇公务员, 哈佛物理博士入职留学中介机构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说明, 参与零和博弈游戏的玩家数量过于庞大, 导致竞争加剧与内卷. 人们感慨数十年苦读换来的低回报结果,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参照的旧有经验已成为历史。
    既然如此, 为何不换个游戏方式呢?
    去玩正和博弈游戏, 通过构建自己, 输出产品, 从而逃离低水平的竞争.

那么, 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在说这个问题前, 我想说明一点.
这个社会缺钱么? 不缺.
上图清晰的显示了, 截止2024年5月13日, 中美现有货币总量.
这个社会, 缺的不是钱, 而是缺好的产品, 好的投资品.
你感到竞争与内卷,是因为你在模仿他们,你们尝试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每个人是不同的。
你的核心竞争力, 不是智商, 不是学历, 而是, 你自己,或者说, 是你自己的经历, 问题解决的经验.
这个经历, 可以是社会资本的, 可以是文化资本的, 也可以是心理资本与技能资本的.
关键在于,真实性.
你对自己越真实, 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越真实,你面临的竞争就越少。因此,当你意识到没有人可以与你竞争做自己时,你就可以通过真实性来逃避竞争。
你的核心竞争力, 在于核心资本不断积累形成的规模优势,随着时间不断积累再生产,从而脱颖而出。

结语

马克思在著作<1844经济学手稿>中, 精准描述了人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面临的失范与异化,其中私有财产, 既是异化的产物,又是实现异化的手段
迷茫与意义感的丢失,并不是你心理的问题,而是现有社会结构下对人不断异化的产物。
传统的道路已经不适合大多数人了
你需要的,是致力于自己的兴趣,成为价值创造者,运用创意的杠杆撬动个人资本的不断增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