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孔粗大怎麼改善?6招有效縮小毛孔,專家推3保養品必看!
毛孔粗大怎麼改善?6招有效縮小毛孔,專家推3保養品必看!
毛孔粗大是许多人常见的肌肤问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黑头、粉刺和痘痘。本文将深入探讨毛孔粗大的原因,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改善方法,帮助你重获细腻光滑的肌肤。
毛孔粗大四大原因,这些NG行为不要做!
毛孔粗大常见于鼻子和脸颊等部位。根据国际临床期刊的研究,毛孔粗大的主要原因包括皮脂分泌过多、皮肤弹性下降和毛囊扩大。这些因素会导致毛孔看起来更大,影响肌肤的光滑度。
毛孔粗大原因1:清洁不当
过度清洁皮肤,或使用强效清洁产品,可能会去除过多皮脂,导致干燥起屑。皮肤为了保持水分而分泌更多油脂,使毛孔看起来更粗大且泛油光。
相反,清洁不够彻底,防晒或彩妆残留、污垢、皮脂角质堆积在一起没有清洁干净,同样也是造成毛孔粗大的原因。
毛孔粗大原因2:缺乏保湿
如果肌肤偏干性,或是保养没有做好保湿,肌肤会缺水。干燥的肌肤会刺激皮脂腺,产生更多油脂。这些油脂会扩张毛孔,导致毛孔粗大。
毛孔粗大原因3:缺乏定期去角质
若不定期去除老废角质,毛孔容易堵塞。堵塞的毛孔不仅外观粗大,还可能导致粉刺和痘痘的形成,进一步损害肌肤健康。
毛孔粗大原因4:忽略日常防晒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肌肤容易受到光损伤,促使肌肤结构加速老化、受损。此外,紫外线与高温也会刺激皮脂分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使毛孔看起来更加明显。
毛孔粗大怎么改善?缩小毛孔6方法这样做!
缩小毛孔方法1:选择非油性的保养品
对于毛孔粗大的人,美国皮肤科学会(AAD)建议使用无油或低油产品,因为毛孔粗大,需要的是保湿而非滋润。如滋润度高的产品,像是凡士林、植物油等润肤油脂,就不太适合油性肌肤和毛孔粗大的人,因为多余的油脂会使毛孔看起来更大。
缩小毛孔方法2:早晚洗脸一次
美国皮肤科学会(AAD)建议每天洗脸最多两次,除非在大量出汗或运动后再多一次。每天早晚洗脸,有助于去除毛孔内的油脂和污垢,从而使毛孔不那么明显。
正确的洗脸方式,应该使用温冷水弄湿脸部,使用温和型、控油成分洗面乳,在手掌心搓揉起泡后,用指腹均匀且温和地按摩清洁脸部,最后用温冷水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拍干。
缩小毛孔方法3:定期去角质
油性肌肤的人应每周去角质一到两次,以去除堵塞毛孔的油脂和老废角质。可以选用含有水杨酸、果酸、杏仁酸等成分的产品,有助于帮助角质代谢。
对于易受刺激的肌肤,乳糖酸(Lactobionic acid)或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lactone)等多羟基酸成分是不错的选择,不但可代谢角质,还能加强肌肤的屏障功能。
缩小毛孔方法4:每日保湿
保湿对于任何肤质来说,都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事情。适当的保湿可以改善毛孔外观。每天脸部清洁后,应先使用高水性成分的产品,如化妆水或精华液,帮助肌肤即时补水,再使用含有油脂性的产品,如乳液、凝霜,来达到保水与锁水的目的。
缩小毛孔方法5:涂抹防晒产品
做好防晒能有效预防毛孔越来越粗大。建议选择添加“保湿成分”的防晒产品,才不会因干燥而增加油脂,增加脸部负担。台湾食药署建议选择大约SPF15~30++即足以日常生活使用。
除了防晒品,同时可采取其他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撑伞、穿着透气的长衣裤,并避免在阳光最强时外出。
缩小毛孔方法6:寻求医师、医美疗程专业协助
皮肤科医师可以提供专门的协助。对于出油造成的毛孔粗大,医师可能使用酸类焕肤,加速皮肤代谢,解决油脂问题。
若是因皮肤老化造成的毛孔粗大,可借助医美的激光或微针疗法,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疗程可以促使皮肤启动修复机制,而产生新的胶原蛋白,使皮肤支撑力更好,肌肤变得澎弹之馀,毛孔也会感觉收缩紧緻。
毛孔粗大常见问题QA
Q1:鼻子毛孔粗大怎么办?
鼻子毛孔粗大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 使用含酸类成分的产品
- 定期去角质
- 保持皮肤干爽
- 使用含有收敛的產品(如金縷梅或層孔蘑菇萃取)
- 定期防晒
透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鼻子毛孔粗大的问题,让肌肤看起来更加平滑。
Q2:背部毛孔粗大怎么办?
若背部毛孔粗大,可以使用水杨酸沐浴乳来改善。水杨酸能深层淨化毛孔,促進角質更新代謝,並平衡肌膚油脂分泌。使用方法如下:
清潔背部
用清水將背部打濕。涂抹水楊酸沐浴乳
擠出適量水楊酸沐浴乳,均勻塗抹在背部,輕輕按摩起泡。靜置幾分鐘
讓泡沫在背部停留3到5分鐘,以增強清潔效果。冲洗乾淨
用清水徹底沖洗,並用乾淨毛巾輕輕擦乾。
水楊酸沐浴乳,可以每天使用,幫助去除角質,緊緻毛孔。不過,如果背部毛孔粗大伴隨紅腫或其他不適,請及時就醫諮詢。
参考文献:
- Enlarged Facial Pores:An Update on Treatments.Cutis. 2016 Jul;98(1):33-6.2016
- Sebum output as a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size of facial pores.Br J Dermatol
- Facial skin pores: a multiethnic study.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February 20158:85-93
- Fungal strain matters: colony growth and bioactivity of the European medicinal polypores Fomes fomentarius, Fomitopsis pinicola and Piptoporus betulinus. AMB Express. 2015;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