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心理”揭秘:孩子怕黑的深层原因及8个实用解决方案
“泛灵心理”揭秘:孩子怕黑的深层原因及8个实用解决方案
孩子怕黑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但你是否知道,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原因?本文将从"泛灵心理"这一独特视角,深入解析孩子怕黑的心理根源,并提供8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克服恐惧。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个时期宝宝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因此,我们常会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和枕头"谈心",会和布娃娃、布熊 等玩偶"讲话"……
想想小的时候,我们也都有怕黑的经历呢,怕黑确实是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轻度怕黑是正常的,但如果过分怕黑,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孩子怕黑不是天生的,基本发生在3岁以后,是孩子开始初步接触社会并渐渐懂事后才出现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的泛灵心理,再加上这个年龄的孩子想像力已经非常丰富,但由于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总是会把黑暗中的模糊事物想像成怪物、妖怪、大灰狼等可怕的情形。而且把恐惧扩大化,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会有恐惧心理呢?
有一些情况会在不知不觉中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爸爸妈妈们应该引起注意。
孩子怕黑,媒体造成的影响最大
一些电视节目或图书,都会将鬼和黑做关连搭配。影视中的一些恐怖镜头,如伴随着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给孩子造成了“黑夜等于魔鬼”,“黑暗的都是可怕的”心理定势。有的孩子从此开始怕黑,以为黑暗中总有许多吓人的东西。其次是成人的吓唬
成人平时用一些不相干的事物吓唬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制止孩子哭闹,经常用“黑房间里的老鼠专咬不听话的孩子”、“再哭就把你关到黑房子里”等吓唬孩子。这样,“黑”成了可怕的东西。由于怕黑,孩子对与黑暗有联系的事物避而远之,更不用说去观察、接触和探求了。可见,吓唬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可取的。负面的模仿
有的父母本身就怕黑,所以经常大惊小怪或尖叫,孩子会产生‘负面的模仿’,并加深他对黑暗的畏惧感。不安情绪的影响
大人带孩子走夜路时显得紧张、焦虑不安。成人的这种不安情绪极易感染给孩子,加剧孩子怕黑的心理。独处
孩子一个人面对黑暗的时候,比较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因为这时候的世界只有黑暗和阴影,所以他会感到自己很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
帮助孩子面对黑暗、克服恐惧
孩子长期怕黑、会影响到他将来的个性发展,使孩子缺乏独立性,甚至会导致某些心理障碍。所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些,但对于孩子怕黑,却千万不能粗暴的批评孩子,或者强迫孩子面对黑暗,如果这样往往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那应该怎么做呢?
切勿责备、嘲笑或愚弄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说“不要害怕”之类的话,这样的话不但起不到安慰的作用,还会影响孩子的真实感觉;也不要用“你不是胆小鬼”去强迫孩子,这只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可能还会使孩子的惧怕心理加重。应该让孩子说出心里的恐惧感受,让他们知道恐惧是正常的,父母会理解和帮助他。要了解孩子真正害怕的事
要协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应先了解他怕黑的真正根源。孩子们往往言行不一地掩盖他们真正所害怕的事情。因此,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了孩子怕黑的原因,消除孩子的黑暗恐惧心理就会容易多了。当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你一语点破,他就会相信你的力量可以保证他的安全,恐惧感自然随之消失。告诉孩子你也曾经害怕过
孩子特别爱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影响极大。父母可以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曾害怕过某些东西,但现在已经不再害怕它们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这些事物的人,恐惧的心理便会得到克服。故事里的熊爸爸就是这样做的。强烈推荐怕黑的孩子听听这个故事,真的会被治愈哦!利用图画书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感。
目前已经有许多图画书都是针对孩子怕黑的主题。比如玛蒂娜系列中的《有趣的幽灵》,、,小象卡尔系列的《》等等。图画书中的角色,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因为拟人化而获得了孩子的认同,孩子很容易进入故事中的情境,以轻松的心情来面对自己所害怕的事物,并进一步认清自己的恐惧感。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角最害怕什么?”“你有没有相同的害怕?”“故事中的主角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应该怎样做?”这些思考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摆脱恐惧心理。情感上多关怀,多搂抱爱抚
父母甜蜜温馨的搂抱、爱抚,不仅可以增加亲子情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的心理。父母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来陪伴孩子,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孩子思想感情的变化,恐惧持续的时间。以最确实的行动,了解孩子、支持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黑暗中做游戏
在黑暗中做游戏能让孩子逐渐适应黑暗,并适应物体在黑暗中的影像。你也可以让孩子在黑暗中寻找某件家具或者某个物品,增加孩子触摸、感受黑暗中物体的机会,熟悉黑暗中的物体,与黑暗中的物体建立亲和性。让孩子在实践中释放恐惧心理。慎重选择电视节目、图书
父母应慎选电视节目和图书,尽量避免让孩子看那些恐怖的影视,或是一些凶杀、恐惧的新闻,加深对鬼怪的恐惧感。特别是睡觉前,切勿让孩子看一些恐怖的片子而影响他的睡眠质量。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有条件的家长最好陪孩子观看影视节目,对其中的恐怖镜头要正确的解释,及时地进行引导。父母可以教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可以给孩子讲一讲黑夜里有星星在眨眼睛陪着孩子,月亮姐姐正在天上看着孩子等等类似的黑夜里正面的事物,在平日里的言语中避免让孩子把黑夜与鬼怪联系起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向积极的一面幻想,就可以逐渐培养孩子的信心,增强其安全感。
人生总是充满着挑战,爸爸妈妈们可以创造条件有意识地锻炼孩子,以行动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克服依赖性,使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有办法应付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怕黑的心理会渐渐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