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变运“蔬”车,浙江这里为什么开设“菜农专线”
公交车变运“蔬”车,浙江这里为什么开设“菜农专线”
早上六点不到,高阿婆坐上了第一班111路公交。和她一起上车的,还有她刚刚采摘的蔬菜,一箩筐的豆角丝瓜甚至还带着新鲜的露珠。
和她一起上车的,还有其他菜农们,他们的车厢的地上不一会便铺满了绿色,篮子、编织袋、塑料箱里装满了各类蔬菜。位子也几乎坐得满满当当,菜农们或是寒暄聊天、或是交流菜价,好不热闹。
大概一个半小时,大家就能抵达瑞安市区,在望江菜市场或者是人流量大的小区周围下车。不到两三个小时,菜农们就能卖光收工回家了。
这两天,浙江瑞安的"菜农专线"登上热搜,让网友们纷纷点赞,"小细节方能彰显大民生"。
公交变身运"蔬"车
清晨时分,高楼镇的菜农们便满怀希望地将自家种植的蔬菜一一搬上公交车。车厢内,豆角、芋头、丝瓜等各式蔬菜琳琅满目,竹筐、篮子和编织袋满载着丰收的喜悦。"解放鞋"与"皮鞋"共处一个空间,"竹筐"与"公文包"和谐并存,80多分钟的路程,车厢内时不时飘来熟悉的方言,还有幸福爽朗的笑声。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与舒适,瑞安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清晨6点前特别为这两条线路增设了3个班次,实现了客货分离。
在温州市区,今年2月份上线的10路公交车鹿城区藤桥段的助农扶农专线也同样备受好评。为了方便藤桥镇的菜农们能更早地将蔬菜送进市区农贸市场,公交公司特别改装了车辆内部结构,增加了货架,并提前了发车时间。从凌晨4时20分开始,专线车便直接从藤桥首末站发车,直达多个农贸市场,全程节省30分钟以上。
这一举措极大地解决了藤桥镇菜农搭乘公交至农贸市场时储运难、耗时长等难题。据鹿城区藤桥镇党委委员范盛介绍,藤桥镇是一个农业强镇,耕地面积广阔,种养条件优越。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菜农们常常面临卖菜难的问题。如今,助农扶农专线的开通,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截至目前,该公交专线已服务藤桥镇农民6000余人次。
是烟火气也是人文温度
"其实这两条公交线路很早就有了。"公交运行方瑞安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经理徐长鋆介绍,早在2015年底,111路就开通运行了,线路连接高楼镇和瑞安市区,途经马屿、仙降、飞云等乡镇街道。
"在长期的运行中,我们慢慢发现似乎高楼到市区的这一条线,菜农的乘车比例比较高。尤其是早上,车几乎被菜农们'包场'了。"徐长鋆表示,也因此,公司们从方便菜农们的角度出发,决定将111路、112路升级为助农惠农公交专线,让蔬菜的运输更便捷。
之前,重庆"背篓专线"爆火出圈,引发热议。"背篓专线"是重庆人对轨道4号线的称呼,这条线全长48.5公里,连接渝北区石船镇到市中心,每天早晨郊区老百姓都可以背着背篓,乘坐4号线到城内卖菜。
武汉"卖菜公交"的报道,也曾引发全网关注。在新闻报道后,公交公司还根据菜农意见及网友呼声,开通J202"卖菜公交大站快车",将沿线60个停靠站点压缩到10个,让菜农们能更早进城,将菜卖个好价钱。
事实上,这样的助农专线在长三角多地都有运营:串联多个集贸市场的南京567路公交,便捷菜农出行;今年9月,江苏昆山公交正式开通"助农专线",方便张浦南港片区菜农前往市区卖菜;去年8月起,合肥市开通300路"助农专线",被亲切地称为"扁担公交";安徽六安设立的"菜农专线",实现了"菜园子"与"菜篮子"之间的无缝对接……
这些助农专线的存在不仅极大地便利了菜农进城卖菜,有效减少了蔬菜在运输途中的损耗,确保了市民们能够品尝到最新鲜、最地道的"地头货",还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传递了城市的民生温度。
从田间地头而来,涌入楼宇的缝隙。公交到站,一车"人间烟火",也融入"人间烟火"。一趟助农公交,其实并不能收到多少车费,但快节奏的城市,也正在等一等走得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