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入侵,慈禧是怎么逃到西安的?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是怎么逃到西安的?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及随从仓皇出逃。他们从紫禁城出发,穿越直隶、山西、陕西三省,最终抵达西安。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逃亡之旅,见证了晚清王朝的衰落与屈辱。
图-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1900年6月17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借口义和团运动,攻陷大沽炮台。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向十一国宣战,承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然而,南方各省督抚却私下与列强达成和平协议,史称“东南互保”。
图-参加和支持东南互保的区域
八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弃城逃往西安。古代皇帝外出打猎称为“狩”,但慈禧一行人的逃亡却与狩猎无关,而是跨越三省的狼狈逃窜。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处死珍妃,理由是珍妃留在宫中容易被洋人侮辱。8月15日清晨,慈禧决定逃跑,让宫女剪掉她养了多年的长指甲,换上汉人衣服,梳汉人头型,开始逃亡。
图-慈禧太后逃跑路线
慈禧一行从紫禁城北面神武门出宫,沿什刹海经德胜门出外城,从昌平西北的居庸关出京城范围。他们的逃亡路线大致为:西出居庸关,翻越太行山脉,沿着山西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一路南下,而后逆渭水西进,抵达西安。
图-慈禧太后逃亡路线图
逃亡队伍包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皇后、瑾妃、三格格、四格格、元大奶奶、大阿哥溥儁、贝子溥伦等。途中口渴时,发现井内浮有人头,只好采秫秸秆,太后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解渴。
图-慈禧太后逃亡途中
8月16日上午,队伍到达居庸关。随行军队纪律散漫,肆意抢掠沿途居民,主将虽三令五申,根本不能阻止。太后令直隶提督马玉崑严办,正法至百数十人,枭首居庸关,仍不能禁止。
图-慈禧太后逃亡途中
过居庸关后,大雨如注,淋漓遍体,大队人马冒雨前行。道路泥泞,马车和人都走不快,又风吹湿衣,寒冷彻骨髓,困顿不可言状。
图-慈禧太后逃亡途中
队伍夜宿延庆州,却未能入城,因延庆州已不在清军控制下,知州也逃了出来与太后会合。太后与皇帝坐一板凳,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殊不可耐。
8月17日中午,慈禧抵达怀来县以东二十五里的榆林堡,怀来知县吴永远迎。食物仅有小米绿豆粥一锅,还好有五个鸡蛋,慈禧吃三个,光绪皇帝吃两个。
8月18日,慈禧抵达怀来县,住所条件提升了,食物也丰富了。慈禧在这观望形势,停留三天。
图-慈禧太后在怀来县
8月21日,慈禧出怀来县,经沙城堡、鸡鸣驿,到达宣化府(今张家口宣化区),这是慈禧“西狩”第一个比较大的州府,距离京师近200千米。慈禧换了满人的装束,恢复高高在上的姿态,随行护驾人员也越来越多。
图-慈禧太后在宣化府
此时的京师真正管事的都不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李鸿章,不过是临危受命,从两广总督变成直隶总督,正在慢慢腾腾去往京师上任的路上。慈禧6月下诏调他回京师,10月11日李鸿章才抵达北京,堪称龟速。慈禧需要救火队长和挡箭牌,李鸿章不傻,这是故意拖延。
图-李鸿章
山西轮廓呈平行四边形,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西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中间是一列盆地平原走廊,形成五大盆地:大同盆地、忻[xīn]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加上东南部太行山脉上的长治盆地(上党盆地),组成山西六大盆地。
图-山西地形图
慈禧从直隶进入山西,即从太行山以东到以西,然后沿着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一路南下,盆地内大部分路比较好走,沿途还有地方官接驾,慈禧基本恢复太后的威严。
图-慈禧太后在山西
9月10日,慈禧一行到达太原府,在太原住了约20天。随后慈禧沿着汾河南下,此时赶路的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上一天一县,少有停顿。
10月18日,慈禧抵达黄河渡口风陵渡。本来悠哉乐哉的慈禧为何又突然跑这么快?应该和列强加快进攻有关。
图-风陵渡
风陵渡是黄河最大的渡口,晋、陕、豫三省的交通要塞,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西南,黄河到此由南流转向东流。慈禧渡过黄河,然后沿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水而上。
10月26日,慈禧抵达西安府。她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洋人议和,第二年签订《辛丑条约》。
1901年10月6日,慈禧太后起銮回京,一路上前呼后拥,好似大破列强,凯旋而归。1902年1月7日,慈禧离开一年多后回到北京。
图-慈禧太后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