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班主任、是英语老师,更是思政教师
她是班主任、是英语老师,更是思政教师
在教育领域,"大思政"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责任,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文以行知外国语学校教师胡文续为例,展示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形成独特的"大思政"育人模式。
一所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学科教师,是如何实现"大思政课"的落地落细落实?行知外国语学校教师胡文续以班主任工作为抓手,在实践中形成了"以班级文化润泽生命、以仁爱之心呵护心灵、以班级活动助力成长"的"大思政"育人新模式。
以班级文化润泽生命
由于学生天生的差异性,所以教育每个孩子都需要一把特殊的钥匙,那就是爱。多年来,胡文续秉承"班集体的力量能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共同创建健康的班级文化,以智慧的班级管理来成就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在班级里有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同学,经常以捉弄同学为乐,在跟家长沟通后发现,是他成长过程中缺少正面引导和教育,也是他内心的孤独感在作祟。胡文续邀请班内其他男同学一起填词、在班级联欢会上为这个孩子唱了一首《心灵之约》。新的歌词中表达了同学们对他的认可和期待,孩子受到了触动,在行为上开始主动向其他同学看齐。
以仁爱之心呵护心灵
"仁爱之心"是胡文续坚信的教师道德修养核心。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她讲究育人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注重在班级生活中不露痕迹地开展思想教育。
前几年,班级中有个学生"网瘾"问题比较突出,她就把"网瘾"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教育引导作为班级工作的日常小课题,通过观察与实践的方式,找到了"多鼓励、小步子和寻找代偿物"的教育方式,发现并阻止了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善观察、爱研究,能够从微小的事件中洞察学生行为背后潜伏的危机事件。"
以班级活动助力成长
胡文续开发了六大系列班级活动:班队会活动、运动性活动、仪式性活动、益智类活动、艺术性活动和团体心理活动。她认为,"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德性的成长是在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克制和自我改进中慢慢实现的。"在实践中坚持教育性、多样性、自主性、操作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六大原则。
基于对班级活动的研究而撰写的论文《用故事点亮心灯——以"故事"为载体的班集体特色创建纪实》获得第五届长三角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论文评比三等奖。
以研修带动团队成长
2018年起,胡文续团队相继开发了"行规小行家""多彩中国节"系列班会课程。2020年,她带领团队参与了宝山区"中国系列"大思政课程开发建设,《奋进的中国航天》课程被评选为"大思政"区域共享精品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坚持示范引领,帮助伙伴们走出困惑;坚持问题导向,帮助他们补短板、扬长项;坚持团队合作,以团队智慧和力量一起攻坚克难。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大思政"育人的脚步一刻不能停。胡文续说:"问题越复杂,班主任越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来考虑问题,要做奠基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先生'。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终身学习中,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做好培根铸魂育新人。"
胡文续,中共党员,行知外国语学校教师。曾获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第五届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一等奖、区"十佳"班主任、区德育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出版个人专著1本,发表论文10余篇。她基于个人班级管理实践开发的班主任培训课程,被市级"十三五""十四五"共享课程录用,在全市范围内带动了一批青年班主任共同成长。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