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OCT成像:眼科OCT阅片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OCT成像:眼科OCT阅片指南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qq_53529450/article/details/140603639

OCT简介

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是一种利用弱相干光干涉现象观察生物组织断层结构的成像技术。在眼底检查中,OCT使用红外光作为光源,通过不同界面的光散射和反射形成信号,可以进行二维B扫描或三维C扫描。其分辨率可达3~5微米,可观测18种视网膜结构。

OCT标准形态

OCT的标准形态通常带有“凹”形状,中央有小亮点,形态圆滑。视网膜形态应正常,任何与标准形态不符的地方都需注意。

各结构标准形态

  • 黄斑视网膜结构:由18层结构组成,不同层反射性高低不同。
  • 视盘横断面结构:包括神经纤维层等。
  • 视网膜血管:血流OCT可区分浅层、中层、深层血管网。

眼底疾病OCT表现

  • 黄斑水肿:视网膜表面不平整,可能伴有色素上皮问题。黄斑区鼓起,常见于中老年人。
  • 黄斑裂孔:黄斑区形成黑洞,影响视力。
  • 视网膜脱离、变薄与缺损:视网膜劈裂、硬性渗出、出血等。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凸起,需紧急手术。
  • 外层视网膜病变:色素上皮脱离,AMD(老年性黄斑变性)、APMPPE等。
  • 视网膜层间劈裂:高度近视者可能出现视网膜层分离。
  • 神经上皮层脱离:中浆病、VKH综合症等。
  • 冠状血管病:影响外视网膜和脉络膜。
  • 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分离,可能并发症:飞蚊症、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症。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大片色素上皮脱离、高反射物质。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OCT特征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OCT影像解读

  • 常用术语

  • 紧凑:神经组织被挤压。

  • 视网膜内液体:有斑点外观。

  • 弥漫性外部增厚:液体局限于视网膜外部。

  • 空囊肿:与斑点结构不同。

  • 视网膜下超强反射材料:与视网膜下液体相关。

  • 色素上皮脱离:与视网膜下液体和超强反射材料相关。

  • 分层准确性:正确分层对诊断至关重要。

  • 阴影效应:高吸收物质导致下方形成光学阴影。

  • 屏蔽效应:高反射物质遮挡入射光,影响下方结构观察。

  • 穿透效应:正常组织变薄或消失,增加透光度。

  • 定量数据分析:血流信号密度等定量数据对评估病情有重要价值。

  • 细节关注:如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形态分类,及伴随的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

  • 结构破坏:预示不良预后,如大面积缺血或中介模增。

  • 硬性渗出:可能提示炎症因素参与,激素治疗可能更有效。

  • 脉络膜厚度:高清OCT可测量脉络膜厚度,对诊断如高度近视等有重要意义。

OCT阅片顺序与分析

  • 总体顺序:从视网膜内层到外层,或从外层到内层,不遗漏任何病变。
  • 椭球带RPE(视网膜色素上皮)膜复合体:两个关键层次,有效利用这两个方面可以更好地解释OCT。
  • 视网膜下液体和色素上皮脱离:从识别RP开始,找到椭球区。任何低反射的东西在椭球区和RPE之间是视网膜下液体。色素上皮脱离通过鉴定视网膜色素上皮简单发现。
  • 视网膜下超反射材料
  • 无定形:像素之间有扩散,边界不清晰。
  • 固结:像素密度高,边界清晰。
  • 诊断意义:无定形的视网膜下超反射材料通常与活动性冠状血管新生相关,需要抗VEGF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