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潮音》中的佛慈创始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潮音》中的佛慈创始记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stock/med/2024-08-09/detail-inciaeka5552991.d.html

佛慈制药是中国近代中药工业化的先驱,其创立和发展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动荡年代的坚守与创新。从1929年在上海创立,到抗战时期在重庆设立分厂,佛慈制药不仅推动了中药生产技术的革新,更在民族危难之际展现了实业救国的精神。

1929年,玉慧观、郑平叔等人,立志改良国药之品质,举起了“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旗帜,筹办制药厂,太虚法师出任名誉董事,以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为载体,并以“我佛慈悲,药物可普救众生”为愿望,为该厂命名“佛慈”,取“佛光普照”之意,用“佛光”商标。

佛慈制药首创中药浓缩丸技术,开中药生产工业化之先河,成为“中药西制”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在近代中国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佛教期刊《海潮音》中,刊登了《佛慈药厂创办动机》一文,详细介绍了当时佛慈药厂的创办机缘。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天津、上海相继沦陷,佛慈大药厂在上海的厂区被日商占领。1941年,民族工业者在国难当头之际,纷纷发扬爱国精神。为支援抗战,佛慈在重庆市江南区海棠溪创建“重庆佛慈药厂”,产品主要供应给抗日战争前线。

在重庆时期,佛慈为战时药品供应以及当时民众的日常用药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佛慈品牌药品的生产,使得佛慈制药的生产得以延续。

重庆佛慈药厂是佛慈在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生产基地。它见证了佛慈在抗战时期艰难维持和发展的一段历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者,在战争等动荡时期艰难前行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重庆佛慈药厂和上海佛慈厂等共同构成了佛慈发展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