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介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介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xuexi/fangfa/4557430.html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常常让学生感到困惑。本文将从记忆方法、实验观察、预习听讲复习等多个维度,系统介绍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要领。

记忆方法

每门课程都有其专业词汇,化学也不例外。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因为:

  1. 化学本身有着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必须记忆的;
  2. 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等也是必须记忆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怎样去记呢?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对于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死记硬背;对于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要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善于总结规律,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实验观察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自己动手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转变以前的“要我们学习”为现在的“我们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固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学习流程

  1. 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 听讲
    听讲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集中注意力
  • 要勤于思考
  • 注意教师上课讲方法与思路
  • 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
  1. 复习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2. 记忆
    化学学科中有不少需要记忆的概念、符号、数据、化学方程式等。及时复习和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记忆时注意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记忆。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捡个大美女,身体细钎轻,统共一百斤”记忆。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查、装、定、点、收、离、熄”可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既有趣味又易记忆。

  3. 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即学懂会用的体现,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能学习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解题方法,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还可以回忆一下这道题解题方法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观察的具体方法

由于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当然就离不开实验了,因此如何观察实验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课本设置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

例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的重点是物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生成新物质,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

第一阶段(实验前)观察要素为:

  1. 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 反应条件(如是否加热、光照、通电等)
  3. 反应装置(使用哪种实验仪器、该装置有何特点等)
  4. 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品先后顺序等)
  5. 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

第二阶段(实验中)观察要素为:
反应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观察要素为:

  1.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 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3. 仪器拆分顺序
  4. 仪器整理等

特殊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对孩子们来说由于是新学科,所以其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点非常多,导致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也较多而且杂乱,那么在初次接触者们学科上,对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掌握是否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极大。

因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初三学生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不重视,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这部分内容也是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