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证实:降脂抗高血压药物联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最新研究证实:降脂抗高血压药物联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是预防心血管疾病(CVD)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关于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近日,BMC Medicine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通过遗传学方法揭示了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对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临床结局的影响。
研究背景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抗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则通过降低收缩压(SBP)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对CVD的具体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使用了英国生物银行中的423,821名参与者的数据,根据降脂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靶点的中位数基因评分将其分为四组:
- 通过他汀类药物或PCSK9抑制剂靶点介导的LDL-C较低者
- 通过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靶点介导的SBP较低者
- 遗传上同时具有较低LDL-C和SBP者
- 参考组(遗传上同时具有较高LDL-C和SBP者)
研究采用因子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了上述四组人群与CVD及其他临床结局(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和痴呆)的关联。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通过遗传预测的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与CVD及其他临床结局之间存在独立和累加效应。例如:
- PCSK9组的CVD风险降低了4%(OR,0.96;95%CI,0.94-0.99)
- β受体阻滞剂组的风险降低了3%(OR,0.97;95%CI,0.94-0.99)
- 联合使用两者与风险降低6%累加相关(OR,0.94;95%CI,0.92-0.97;交互作用P值=0.87)
对于其他临床结局(如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和痴呆),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独立和累加效应,且所有结局的交互作用P值均>0.05,表明不同药物组合间的效应相加且无显著交互作用。
研究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降脂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对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临床结局具有独立和累加的保护作用。这一发现支持了当前临床实践中联合用药的策略,并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证据。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这种联合用药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进一步优化心血管疾病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Li Y, Liu H, Shen C, Li J, Liu F, Huang K, Gu D, Li Y, Lu X. Association of genetic variants related to combined lipid-lowering and antihypertensive therapies wit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 × 2 factori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BMC Med. 2024 May 20;22(1):201. doi: 10.1186/s12916-024-03407-x. PMID: 3876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