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脊灰疫苗这样补种效果最好!
@请注意,脊灰疫苗这样补种效果最好!
导读: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近期,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针对特定年龄段儿童开展脊灰疫苗补种工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脊灰疫苗的种类、我国免疫程序的调整历程,以及最新研究对疫苗接种策略的建议。
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最主要手段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历史上曾广泛流行。脊灰病毒有3个血清型,分别是Ⅰ型、Ⅱ型和Ⅲ型,彼此无交叉免疫。目前尚无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手段。脊灰疫苗有脊灰灭活疫苗(IPV)和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两种。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中的OPV是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我国先后2次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程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按照全球消灭脊灰工作进程和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需要,近年我国先后2次调整了国家免疫规划脊灰疫苗免疫程序。2016年5月,我国对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进行第一次调整,全国范围内实施1剂次IPV和3剂次bOPV的免疫程序。2019年12月,我国对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进行第二次调整,全国范围内实施2剂次IPV和2剂次bOPV的免疫程序。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规定的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次IPV,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次bOPV。
补种IPV,加强对Ⅱ型免疫保护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发生脊灰疫情,特别是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引起的疫情。在全球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目标之前,只要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脊灰病毒的传播和流行,我国就持续面临脊灰病毒输入及传播风险。
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提升有关人群免疫水平,根据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安排,国家疾控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决定对第一、二次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调整期间(出生日期在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之间)仅接种过1剂次IPV的儿童补种第二剂次IPV,以加强针对Ⅱ型脊灰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1]。
补种工作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集中补种(4月11日至5月10日)和查漏补种(5月11日至6月20日)。此外,此次补种工作是免费的,不会向家长收取疫苗和接种费用。第二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具体要求如下:
全程4剂IPV效果最好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一项结果表明,按照3种不同脊灰程序(“1+2”、 “2+1”与3剂IPV)完成基础免疫4年后,Ⅱ型抗体阳性率“1+2”免疫策略为46.83%,“2+1” 免疫策略为75.41%,3剂IPV免疫策略为90.23%。三剂IPV组Ⅱ型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1+2”或“2+1”组。由此可见,虽然接种2剂IPV比仅接种1剂具有更优的Ⅱ型抗体阳性率,但是接种3剂IPV(抗体阳性率为90.23%)才是最优的选择。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4岁儿童使用IPV 和bOPV加强接种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使用IPV加强接种对Ⅱ型脊灰病毒的免疫效果更好。在完成加强接种后1个月,使用IPV加强的儿童Ⅰ型、Ⅱ型、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使用bOPV加强儿童的Ⅰ型、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但Ⅱ型抗体阳性率低于使用IPV加强的儿童。因此,研究结果建议对于已完成“1+2”、“2+1”和3剂IPV基础免疫的儿童,在4岁时使用一剂IPV替代bOPV 加强接种[2]。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已经将4剂IPV纳入免疫规划,并全程免费接种。为了能够尽早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灰的目标,世卫组织建议使用IPV替代bOPV。全程接种4剂次IPV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并且可以彻底消除发生VAPP和VDPV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关于开展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
[2] Xuewen Tang,Yanhui Xiao,Xuan Deng,et al. Immuno-persistence of the different primary polio vaccine schedules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e booster dose by sabin inactivated or 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in children aged 4 years: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4 trial in China,The Lancet,2023,34,DOI:https://doi.org/10.1016/j.lanwpc.2023.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