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有自律神经失调吗?医生:这四类人是高风险群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有自律神经失调吗?医生:这四类人是高风险群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anan.com.tw/drliananepaper/Article/461-2

自律神经失调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会影响情绪、睡眠和身体机能。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自律神经失调的原因、症状以及预防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

自律神经失调 长期高压与不良生活习惯是主因

根据2023年健康检查统计数据,自律神经失调高居第三位,足以见得自律神经失调对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影响甚鉅。而这往往与现代人高压力的生活环境及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通过以下四点原因,可以检视自身是否为自律神经失调的高风险群。

1. 过高的压力:

现代生活步调快速,必须兼顾多种角色任务,来自工作、家庭与感情等外在环境压力遽增。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且缺乏纾压管道,使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因长期需要应对压力,而无法恢复平衡状态,导致交感神经异常活化或副交感神经被过度抑制,便会产生自律神经失调。

而内在性格因素,如A型人格、追求完美、过于敏感、习惯压抑情绪,或承受过多外界压力与期待,亦会导致自律神经功能失调。

2. 不规律的作息:

自律神经有其固定的运作节律,白天,交感神经较为活跃,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专注和活力,以应对日常的工作、生活及接踵而至的挑战。而到晚上,副交感神经则成为主导,让我们能够放松、舒缓并促进身心的休息和修复,准备进入睡眠状态。这样的交替活动可以确保身体和心理功能在活动和休息之间能够得到平衡。如果经常熬夜、日夜颠倒作息,即可能导致自律神经失调的情况发生。

3. 内分泌异常:

内分泌系统的不稳定也可能导致自律神经失去平衡。举例来说,女性在生理期前後、产后及更年期都可能面临自律神经失调的情况,女性在这些阶段由于体内激素的波动可能会影晌到自律神经的功能,导致情绪变化、睡眠障碍、生理功能混亂等问题的出现。而男性自中年後因睪固酮逐漸減少,部分的人也可能出现男性更年期的症狀,进而导致自律神经变得不稳定。

除此之外,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抗压荷尔蒙的变化也可能成为自律神经失调的原因之一。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调控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若功能异常则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率的改变,进而影响到自律神经的调节。压力荷尔蒙的變化也可能影响到自律神经的平衡,使身体难以应对日常的压力和挑战。

4. 营养素缺乏与慢性发炎:

营养素缺乏和慢性发炎也可能对自律神经造成影响。例如,缺乏维生素B、E等重要营养素可能导致身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进而增加慢性发炎的风险。此外,慢性食物过敏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它可能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发炎状态,进而影响自律神经的稳定性。

饮食、运动双管齐下 功能医学检测助一臂之力

自律神经失调多与压力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透过几个方法来改善自律神经失调情形:

1. 定时定量,均衡饮食:

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稳定血糖和能量供應,减少血糖的剧烈变化,进而有助于维持自律神经的稳定性。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与高纤维食物摄取,則可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夠且均衡的营养,促进各种生理功能正常運作。

2. 规律运动,降低焦虑:

良好的运动频率建议为「531」,每週运动5天,每次运动30分钟,每分钟心跳达110下。建议运动应结合提升心肺耐力的「有氧运动」、提升肌力与肌耐力的「肌力训练」,以及增加关节活动度与延展肌肉群的「柔软度训练」。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压力和焦虑,並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进而有助于调节及平衡自律神经的活动状态。

3. 正念减压,功能医学检测:

透过静坐、冥想、瑜伽与正念饮食等正念减压活动,适度补充镁、甘胺酸、GABA、酪蛋白水解物(Lactium®)等营养素、规律生活与饮食节律,都有助于维持自律神经的稳定性。而透过功能医学检测,则可以发现可能影响自律神经失调的营养素缺乏、荷尔蒙失調与慢性食物过敏原等潜在性原因。

最后,我们提醒大家,自律神经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系统,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它,但需要保养它、维护它。如果有相关困扰,可以通过健康检查了解自律神经失调的情况。在诊断时,可以综合考量生活习惯和压力来源,辅以心率变异分析仪及功能医学检测做周全性评估,以进一步采取治疗或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