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知名“彩票大王”
近期,A股知名“彩票大王”
近期,A股知名“彩票大王”鸿博股份(002229)发布了一则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给了投资者们一记“棒喝”。
事情的起因源自1月11日鸿博股份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称公司2023年预计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740万元–56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82%-174.73%。在公告中,鸿博股份将扭亏的原因归结为算力业务订单增长,彼时其还在该预告中重点写道:AGI业务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取得了优异成绩。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4月13日鸿博股份发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此前的盈利全盘否定,并将2023年业绩预告修改为5000万元–5800万元亏损。
如此夸张的业绩变脸自然将受到监管关注。4月15日鸿博股份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以及福建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对鸿博股份及董事长倪辉、财务总监浦威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闹剧背后的故事
从大幅预盈到大幅预亏,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鸿博股份在修正公告里的解释是:AI算力租赁板块确实签订了合作订单,也收到了首笔合同款4.998亿元,但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应当在该项目所有设备交付并完成后再确认收入。换句话说,鸿博股份是因为2023年业绩预告着急确认AI算力租赁的订单收入,与年审会计师沟通时出现了分歧,最后才上演了这部业绩变脸的闹剧。
然而结合鸿博股份的过往,这次乌龙事件的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鸿博股份主业是彩票印刷,近年来,由于部分经营问题导致其2022年业绩出现大幅亏损,为了扭转业绩颓势,公司便将破局目光放在了近年火热的AI算力租赁领域。
2022年4月,深陷主业困境的鸿博科技通过一笔交易,开启了算力转型之路。彼时鸿博科技跟英伟达签订了采购协议,购买了20台A100 DGX,据了解,英伟达A100 DGX主要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计算,官方售价为1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1万元。
2022年6月1日,鸿博股份火速投资1000万元设立英博数科,将其作为算力租赁业务主体运作;2个月后,由英博数科运营的北京·AI创新赋能中心项目落地,该项目由鸿博股份、英伟达、中恒文化共同设立,由此,鸿博科技在算力转型道路上顺利搭上了英伟达的“大腿”。
在“英伟达”概念加持下,2023年鸿博股份在二级市场上走势急速攀升,全年最高涨幅超过580%
在业务方面,算力子公司英博数科亦连续签订大额算力订单,2023年10月,与北京京能签订共建超大型智算中心的合同,总金额近10亿元;12月,与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签订近14亿元算力大单,同月公布与多模态大模型公司MiniMax近3亿元的合同。而此时,英博数科至今成立才不到2年时间。
鸿博股份之所以能如此快速转型AI算力租赁,蹭上“英伟达概念”,跟当前公司的副总经理、英博数科总经理周韡韡密不可分。
据鸿博股份披露,周韡韡过往履历包括记者、策划人、投资人,曾深度参与初创公司投后管理到美股、港股IPO成功的全过程。鸿博股份与英伟达合作的北京AI创新赋能中心落地合作谈判也是由周韡韡主导推进的。
对这样一位转型“功臣”,鸿博股份也拿出了诚意来回报。2023年2月,鸿博股份对周韡韡实施了股权激励,授予限制性股票85万股,授予价格为3.68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股权激励的方案中,鸿博股份将项目年度营收规模作为了解除限售期的前提条件。
周韡韡要变现这些股票,需要按约定完成业绩考核:2023年、2024年子公司英博数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7531.72万元、2.73亿元,同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5.69亿元、5.97 亿元。
然而,要完成2023年的业绩考核并非易事,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英博数科2023年中期仅实现营业收入202.06万元,这个数据与业绩考核指标相差甚远。如果以完成指标的角度来说,鸿博股份为何要在此次年度业绩预告上急于确认收入,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度转型失败
事实上,AI算力租赁业务并不是鸿博股份首次转型尝试。甚至可以说,自打鸿博上市后开始,这家的公司转型之路就从未停歇。
1999年,温州尤氏家族的尤玉仙和尤丽娟姐妹成立了鸿博股份,逐渐开始涉足彩票预制票印刷领域起于2003年,目前已形成包含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彩票产业链” 产业布局,2008年公司上市,故有“彩票第一股”之称。
上市首年,鸿博股份经营业绩便出现下滑情况,2008年公司净利润4090.70万元,同比去年少了14.01%。这样的业绩让公司高层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于是,外延式并购成了他们眼中的救命稻草。从2010年起,鸿博股份的并购之路就开启了“快进”模式。
2010年-2015年,鸿博股份连续收购了无锡双龙信息纸有限公司的60%股权,广州彩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75%的股权,北京科信盛彩投资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三家公司都跟鸿博主业较为契合,意在由传统彩票印刷转向“互联网彩票”发展。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4月,八部门公布《关于制止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的公告》,互联网售彩暂停,这无疑给了鸿博股份一记重拳。此后至今,鸿博股份的业绩可以说一直在波动中下降。财经光年注意到,从2017年开始至2022年,鸿博股份已连续5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在此次2023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后,延续记录已是大概率事件。
意识在主业困境后,鸿博股份也先后尝试了向大数据、手游、RFID智能标签制作和物联网技术服务、5G领域、智能机器人等多个方向转型,而转型的方式依然是收购。
例如,2017年,鸿博股份曾计划以5.36亿元收购深圳市手心游戏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2018年3月计划1000万元收购跨国公司BLUESTONE 10%股权,布局彩票游戏;2018年9月,公司又打算出资3.45亿元收购华为5G天线供应商弗兰德科技30%的股权,希望进军5G领域;2022年8月,鸿博股份计划从宝乐股份收购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51%股权,转型电器机器人领域。但以上收购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那么在历经5次转型之后,AI算力租赁能否让鸿博转型得偿所愿?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鸿博股份的AI算力租赁转型本质上是个中介生意,通过收购英伟达的设备,然后将算力转租给其他企业。在算力需求激增的当前,这种模式数年内可以为鸿博股份赚取一定的利润,但如果公司没有核心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一旦英伟达终止合作,公司会直接回到“解放前”。
值得注意的是,因业绩预告“变脸”事件,鸿博股份已在15日、16日连续两日出现一字板跌停。关于后续鸿博股份年报业绩发布以及AI算力租赁转型的真实情况,财经光年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