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哥斯拉:核威胁的象征与文化隐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哥斯拉:核威胁的象征与文化隐喻

引用
豆瓣
1.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842205/

哥斯拉作为特摄界最经典的怪兽形象之一,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从1954年第一部《哥斯拉》电影开始,这个巨大的怪兽就成为了核威胁和环境污染的象征。本文将探讨哥斯拉形象的演变及其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

1954年,两艘日本货轮在东京湾离奇失踪,这一事件成为了哥斯拉故事的开端。原来是因为人类进行的氢核炸弹实验破坏了哥斯拉原本的栖息地,使其基因产生突变而巨大化。这个故事背景与1945年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使得哥斯拉成为了“核恐怖”和“核威胁”的象征。

在后续的作品中,哥斯拉的形象逐渐丰富。从哥55(受到氢弹实验波及的安吉拉斯),到哥71(环境污染诞生的黑多拉),再到哥95(杀死初代哥的氧气破坏者最终又创造出了戴斯特洛伊亚),这些故事都在提醒人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哥斯拉的文戏故事总是带着一种“阿喀琉斯之踵”的感觉,人类在自大和愚蠢中自食其果,而哥斯拉本身则既是一个毁灭性的存在,又是人类实验的受害者。这种二元性使得哥斯拉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意味。

哥斯拉系列电影探讨了一个共同的普世性问题:“人类如何避免对自然的破坏以至于最后的自我毁灭?”这一点是哥斯拉宇宙基于打斗之外,剧情严肃性的基点。与欧洲怪兽电影单纯的“喜欢吃人”不同,哥斯拉系列随时代发展而渐渐成为了更具体的“阴影”。

哥斯拉可以很“完美”,但他绝不会善良。这种设定使得哥斯拉形象更加立体,也更具有警示意义。

然而,当传奇公司开始翻拍哥斯拉故事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欧美的商业主导原则将东宝哥斯拉原有的“严肃性(核威胁和环境污染)”消解了,剧情变为了“娱乐至上”。当怪兽的动机坍缩成了“保护人类”时,属于怪兽电影里怪兽的“独立性”就消失了,从原本的自然属性蜕化为人类宠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