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积极保护、整体创造”42年前吴良镛院士的万字发言面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积极保护、整体创造”42年前吴良镛院士的万字发言面世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yznews.com.cn/wap/2025-02/21/content_7721124.html


手写稿扫描件。倩雯 摄

2月17日,本报以《42年前,古建“顶流”为名城扬州支招》为题,对1983年在扬州举办的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建设学术讨论会作了回顾与挖掘。记者随后了解到,就是在这次会上,扬州中学校友吴良镛院士提交了一份37页的发言稿,达上万字。昨天,如今仍收藏着这份材料的顾诚先生将发言稿全文分享给记者。文中关于城市设计的相关见解即便过去40多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积极保护、整体创造”

吴良镛院士,扬州中学校友,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始人。媒体曾报道,“作为建筑界的泰斗,这位老先生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崇高理想。”

仔细阅读吴良镛先生的这篇发言稿,可以看出,他对于全国乃至世界多座著名城市的保护规划发展情况了然于胸,对城市与人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行文中引经据典,钻研学术的严谨态度和深入程度令人敬佩。

发言稿聚焦新城发展与旧城更新,提到在传统城市发展中,“除因故放弃原有城市另觅新址,易地而建,另当别论外,城市的发展,有同心圆式向四周扩散,如后周及宋东京——开封。但也有相当多城市采用在原地一侧另辟新区扩建的……明扬州城逐步向东面运河方向发展,待建城墙后遂定型……这种偏向一侧发展的形式,其优点在于原有城区无须作太多变动。”

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副院长邱正锋介绍,吴良镛院士针对名城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学术思想 。“积极保护”侧重文化遗产,主动开展积极的文物保护,并维护文物周边环境和风貌的完整性;“整体创造”侧重城市历史地段,维护历史环境真实性的同时,勇于创新,通过整体塑造实现历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名城保护需要满足基本生活要求”

在提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旧城更新的典范时,吴先生重点解读了“洛阳方式”和“合肥方式”,一种是由外及内定向发展,一种是自中心(旧城)向外放射分片发展。“如果旧城新增过多单位,聚集过多的人口,则迟早会迫使旧城非作较大的拆改不可。”在此种情况下,新区的设计和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言稿中,对于旧城“更新”的理论令人眼前一亮。吴良镛院士说,“任何城市都有更新问题,任何旧城,总需要不断进行改造和更新,以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他特别强调,“名城保护需要满足基本生活要求。”

关于“城市设计”,吴良镛说,这在当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却是“做好历史名城具体建设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他表示,科学的城市设计能够使城市建立良好的“体形秩序”或“有机秩序”,加强城市的整体性。

“该文章立意高远、见解深厚,科学地预见名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建议。”邱正锋表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