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中的“软黄金”:香云纱工艺详解
面料中的“软黄金”:香云纱工艺详解
香云纱,被誉为“面料中的软黄金”,是一种源自岭南地区的纯植物染整丝绸面料。其制作工艺独特,周期漫长且数量稀少,具有凉爽宜人、轻薄柔软、遇水快干、不易起皱等特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秘这种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图1:顺德伦教香云纱晒莨场
图2:色彩丰富的香云纱面料
广新控股集团所属丝纺集团坚持以纯粹、传统工艺制作香云纱,结合天时、地气、材美、工艺,以丝绸为胚,野生薯莨汁染整,用超过30道工序的层层磨砺、不少于180天的精心慢养,以执着匠心和至臻追求,向世界展现历久弥新的东方之美。
图3:顺德伦教香云纱晒莨场
接下来,一起来探秘丝纺集团香云纱制作工序。
原辅材料
- 坯绸:纯蚕丝织物。
- 薯莨:薯蓣科,表面棕黑色,切面红色。
图4:坯绸
图5:薯莨
工艺流程
坯绸准备→薯莨液制备→浸莨水→晒莨→洒莨水→一次封莨水→一次煮绸→二次封莨水→二次煮绸→三次封莨水(俗称“起货”)→过河泥→清洗河泥→四次封莨水(俗称“复乌”)→摊雾
工艺要点
薯莨液制备
将磨碎的薯莨放于竹箩内,浸在水槽中过滤出薯莨液。根据薯莨和清水的比例,浓度从低到高依次有“头过水”“二过水”“三过水”“四过水”。每次过滤剩下的薯莨渣放入沉渣池,浸出的水被称为“渣水”,“渣水”最淡,用于调节前面几过水的浓度。
浸莨水
图6:将坯绸浸入“头过水”中
将坯绸浸入“头过水”中,不断翻动,直至浸透。
晒莨
图7:取出浸莨水后的坯绸自然沥水
取出浸莨水后的坯绸自然沥水,正面向上平摊于草地上,曝晒至干。
洒莨水
图8:用“两过水”洒在经过晒莨的坯绸上
用“两过水”洒在经过晒莨的坯绸上,将坯绸表面上的“两过水”涂抹均匀、晒干。
一次封莨水
图9:将坯绸放置到特制的封水槽中
将坯绸放置到特制的封水槽中,将坯绸浸入“三过水”持续30分钟以上,并进行晒莨。
一次煮绸
将坯绸置于大铜锅中,用温度为45℃至50℃的“三过水”浸泡4至5分钟,期间不断翻动,浸泡后的坯绸自然沥水、晒干。
过河泥
图10:在阴凉处过河泥
在阴凉处过河泥,将过泥后的坯绸抬到河中洗涤,河泥洗尽后正面向上平摊在草地上晒干。
摊雾
图11:在太阳下山前后,将坯绸平摊在草地上吸收草上的水分软化
在太阳下山前后,将坯绸平摊在草地上吸收草上的水分软化,持续40分钟后即可收回入库保存。至此,香云纱制作工序基本完成。
丝纺集团坚持传统染整工艺制作香云纱,从浸莨水到摊雾,历经多次精准控温蒸煮、精心莨水浸染以及20多次高温晾晒,匠心独运,尽显香云纱东方工艺之美。
未来,丝纺集团将以“丝绸文化+品牌”为抓手,持续推动香云纱工艺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