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药典》禁用三种含马兜铃酸中药材,中医发展迎来新阶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药典》禁用三种含马兜铃酸中药材,中医发展迎来新阶段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O418KP055619ZA.html

《国家药典》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参考,其中收录的中药材经过严格筛选和科学验证。然而,2020版《国家药典》中却删除了三种传统中药材——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这些药材为何被除名?这是否意味着中医正在走下坡路?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马兜铃是一种根圆柱形、茎有腐肉味的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在中医传统中,它被认为对清肺降气、化痰止咳、肺热咳喘、失音等疾病有显著疗效。然而,2020版《国家药典》中已经找不到马兜铃的名字,同时被除名的还有三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

这三种中药材分别是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它们在2020年以前出版的《国家药典》中是可以查到的。其中:

  • 广防己:祛风止痛、清热利水,主治小便不利、下肢水肿、风湿痹痛。
  • 关木通:清心火、通经下乳,主治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白带、经闭乳少。
  •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治高血压、胸腹胀痛、疝气、皮肤瘙痒或蛇咬毒。

《国家药典》是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药学工具书,收录了中药两千七百多种,化学药品两千七百多种,生物药品一百多种,以及三百多种通用技术、两百多种检测方法等,堪称“现代医学秘籍”。《国家药典》的作者是国家药典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于中国成立第二年,如今已成为我国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专业管理机构,权威性可见一斑。

如果一味药材能被《国家药典》收录,哪怕其貌不扬,人们也知道它是好东西。相反,《国家药典》除名一种中药,除了对该草药本身造成打击之外,还会对中医权威性造成打击,更不要说一次性除名三种中药。

也难怪许多人由此猜想,是不是中药在现代医学竞争方面已经不行了?毕竟中医和西医谁效果更好,早就被人争论多年。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以上药材被除名的根本原因。

包括马兜铃以及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三种药材在内,它们之所以能对人体产生治愈功效,是因为植物体内含有共同的物质——马兜铃酸。人们最早认识马兜铃酸是在1953年7月,当时一位叫做Gansshirt的科学家从马兜铃科植物中分离出了马兜铃酸。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在慢性炎症控制、抑制癌细胞扩散、促进妇科和产科术后病人伤口愈合等方面有着神奇的疗效。或许这正是《国家药典》在前几个版本收录马兜铃以及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的原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马兜铃酸的研究越来越透彻。发现这种物质虽然有治病救人的作用,但对肾脏尿液浓缩功能有巨大的损伤。1964年中国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有个叫吴松寒医生在《江苏中医》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木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对马兜铃酸副作用的研究报告。后来类似的报告越来越多,已经充分证明马兜铃酸对肾脏具有损害性。

特别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巫协宁1978所做的小鼠增噬力酸实验,实验结果是误食马兜铃原植物中毒的老鼠,肾小管出现了萎缩性病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81年德国研究人员又拿大老鼠做了马兜铃酸的研究。按照10mg/kg/d的剂量,连续三个月给十八只大老鼠给药,然后等到四个月观察期结束,研究人员通过解刨惊讶的发现,所有大老鼠无一例外全部出现了肿瘤。肿瘤位置不尽相同,有的在胃、有的在肾、有的在皮肤等等,但肿瘤的出现已经足以证明,马兜铃酸具有致癌的效果。

2001年世卫组织提出马兜铃酸药物的警报,随后200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下令禁用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也迅速停止了相关中药材的进口和销售。

中国在对马兜铃酸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于2003年和2004年取消了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的药物标准。同时2005年版本的《国家药典》也开始了对含有马兜铃酸药物的清洗。到2015年,包括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在内的大部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已经被开除出《国家药典》。2020版本的《国家药典》自然就找不到这三种药材了。

回顾马兜铃酸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先是了解到马兜铃酸有治病的能力,开始大范围使用马兜铃酸药品。在使用马兜铃酸的过程中发现了它还具有肾毒性和致癌性,所以又慢慢抵制马兜铃酸药品。换句话说马兜铃酸对人体虽然有坏处,但也对人体有好处。人们之所以认识它对人体的坏处,也是由好处开始。可见对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被《国家药典》禁用一事,不能完全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

马兜铃入药在宋朝就有记录了,由宋徽宗赵佶敕编。成书于北宋政和至宣和年间的《圣济总录》当中提到过这么一副汤药。马兜铃一分,木通(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紫苏茎叶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芯十五茎,枣三枚,治伤寒后肺气喘促。

中国早在宋朝时期就发现了马兜铃的药用价值,而现代医学在1953年才发现了马兜铃的神奇功效。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中医具有领先于时代的特点吗。既然马兜铃酸的价值是得到过现代医学认可的,那么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同样具有马兜铃酸,其药用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在通过中药了解了马兜铃酸的药用价值之后,再通过大量研究反过来说中医不好,未免有些“恩将仇报”。而且中国方面在得知马兜铃酸对人体可能有潜在的危害性以后,第一时间做出了积极反应。不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广防己、关木通和青木香的药物标准,还将马兜铃酸含植物从《国家药典》除名。中国的反应已经证明了中医虽然流传自中国古代,但它已经成功融入现代。它不仅仅是一门经验科学,还与现代医学相互结合成为了一种能够吸收现代医学不断发扬广大的中国特色医学学科。

马兜铃酸的历史不免让人联想到2021年火遍全球的青蒿素。青蒿素的研究小组的课题组长屠呦呦,按她自己的说法是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的激发下才有了低沸点乙醚提取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充满了古代文学气息的文言文,谁能想到它竟是人类通过现代医学对抗疟疾的关键呢。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当她站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演讲台上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所以虽然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乃至马兜铃被《国家药典》除名,但对中医而言这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就如同科学允许相信也允许质疑,如果科学不让人质疑那就不是科学而是宗教了。现代医学同样有类似的负面消息出现,比如2022年4月22日美国药业巨头辉瑞制药公司,宣布召回5批降压药“阿克普里尔”。因为该公司发现这五批药具有致癌性,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舆论效果不亚于中药除名事件。但现代医学地位仍旧稳固,人们不会因为一些正常的发展就质疑一门学科。可以预见的是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被除名,不仅不会影响中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加深人们对中医的信任。

综上所述《国家药典》之所以除名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是因为它们含有马兜铃酸。这是一种拥有肾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质,虽然有好处但长期使用副作用更大,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使用为妙。至于中医的地位,不仅不会受到动摇,大概率还会更加稳固。因为中医不固守己见,保持科学进步,吸收现代医学知识,这样的学科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倒下的。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