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使用烹饪油
如何科学使用烹饪油
脂肪作为人体重要营养素之一,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主要来源于畜肉和烹调油。然而,长期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推荐量的1/3。减少烹调用油是减少脂肪摄入总量的方法之一。科学用油并减少烹饪油摄入是保持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一环。
一、了解各类油脂的特性
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日常膳食中应尽量选用,并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油,以保证营养的全面性。此外,也要注意油料的品质和保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油。
二、控制用油量
使用控油壶或量勺来准确量取烹饪用油,确保每餐的油脂摄入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每天烹饪油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之间。
- 炒菜之后控油:将菜锅斜放一两分钟,让多余的油流出,再盛盘。
- 凉拌菜时,最后放一小勺香油并立即食用,这样香气可以散发但油脂不会被菜完全吸收。
- 煲汤后,将表面的油撇去,减少油脂摄入。
- 避免重复用油:炸过的油不宜再次用于高温烹调,可以用来拌凉菜,避免油脂的重复使用。
- 减少外出就餐:外出就餐时,餐馆的菜品往往含有较多的油脂。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或选择低脂、少油的菜品。
三、关注食品标签
购买油料或加工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上的脂肪含量信息。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产品,减少隐形油脂的摄入。
四、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
- 多采用不用油或少用油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油脂摄入,还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 煎炸改为烤制,特别是速冻调味肉块或鱼饼,这样可以降低脂肪含量。
- 将肉煮至七成熟再切片炒,这样可以减少额外添加的油脂。
五、合理搭配食材
在烹饪过程中,合理搭配食材也是减少油脂摄入的关键。例如,在炒菜时,可以加入一些富含水分的蔬菜,如冬瓜、黄瓜等,这些蔬菜可以吸收一部分油脂,从而降低整体菜肴的油脂含量。
六、少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的油脂含量通常较高,因此应尽量减少或避免食用。在外就餐时,也可以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少点油炸类菜品。
七、注意油的品质和保存
用油要新鲜,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精炼程度和耐热性,选择适合煎炸、炒菜、凉拌的油。同时,贮存油最好是在避光避热的地方,防止氧化。
八、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饮食习惯,对于减少烹饪油摄入非常有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能让味蕾更加享受食物的原味。
九、其他减油技巧
- 利用不粘锅煎煮,减少用油
- 利用高汤或酒替代油进行烹饪
- 使用油水混合喷液均匀喷洒于食材上,减少用油量
- 挑选低脂肉类,如海鲜、鸡胸肉等
- 使用香辛料取代部分调味酱,增加风味同时减少油脂摄入
十、特殊人群用油建议
老年人、血脂异常等人群更要注意油脂的摄入量,尽量选择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油料。
上述建议,是不是可以帮助您了解一些减少烹饪油用量的方法呢?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护健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