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数的定义、性质与应用: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数的定义、性质与应用: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nblogs.com/xrkforces/p/18110314/math-complex-number

复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复数的定义出发,系统地介绍复数的四则运算、几何意义、性质以及三角形式等内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复数的相关知识。

定义

规定 \(i^2 = -1\),并称 \(i\) 为虚数单位。则 \(i^3 = -i,i^4 = (i^2)^2 = 1,i^5 = i^4 \cdot i = i\),所以 \(i^k\) 具有周期性,周期为 \(4\)。

复数:

\[z = a + bi(a,b \in \mathrm R)

\]

其中 \(a\) 为实部,\(b\) 为虚部。 注意:\(a\) 和 \(b\) 都是实数

所有复数组成的集合就叫做复数集,即:

\[\mathrm C = \{z|z = a + bi,a,b \in \mathrm R\}

\]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的结果必须写为 \(a + bi\) 的形式。

一般地,设 \(z_1 = a + bi,z_2 = c + di(a,b,c,d \in \mathrm R)\),则

\[z_1 + z_2 = (a + c) + (b + d)i\\

z_1 - z_2 = (a - c) + (b - d)i\\

z_1z_2 = (a + bi)(c + di) = ac + adi + bci + bdi^2 = (ac - bd) + (ad + bc)i\\

\dfrac{z_1}{z_2} = \dfrac{a + bi}{c + di} = \dfrac{(a + bi)(c - di)}{(c + di)(c - di)} = \dfrac{(ac + bd) + (bc - ad)i}{c^2 + d^2}

\]

对于复数的除法,关键是消去分母的 \(i\),若分母是 \(a + bi\),则可以在分子分母上同乘 \(a - bi\),将分母变为 \(a^2 + b^2\);若分母是 \(ki\),\(k \in \mathrm R\)则可以分子分母同乘 \(i\),将分母变为 \(-ki\)。

运算性质

实数的所有运算性质,在复数中均成立

  1. 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完全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

  3. 等式性质。

基本概念

做复数相关题目时,最关键的是要找到 \(a\) 和 \(b\)。

一般来说,复数题会给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需要化简式子并得到 \(a + bi\),然后利用 \(a\) 和 \(b\) 解题。

若题目给定的是 抽象复数 ,即没有给定具体的复数,那么可以考虑设对应复数 \(z = a + bi\),根据基本概念表示出题目中相关的量代入求解。

分类

\[复数(a + bi)

\begin{cases}

实数:b=0\\

虚数:b \ne 0

\begin{cases}

纯虚数:a = 0 b \ne 0\\

实部不为 0 的虚数:a,b \ne 0

\end{cases}

\end{cases}

\]

注意:纯虚数需要保证 \(b \ne 0\)。

相等复数

实部与虚部都对应相等的复数,即:如果 \(a,b,c,d\) 都是实数,则 \(a + bi = c + di \iff a = c\) 且 \(b = d\)。

注意:两个复数,如果步全是实数,则无法比较大小。所以若题目给定两个复数的大小关系,则这两个复数 一定都是实数

复平面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也称为复平面,一般对于复数 \(z = a + bi\),令 \(Z\) 的坐标为 \((a,b)\),则点 \(Z\) 是复数 \(Z\) 在平面上对应的点的坐标。

复数的几何意义

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Z(a,b)\) 能 唯一确定 一个以原点 \(O\) 为始点,\(Z\) 为终点的向量 \(\overrightarrow{OZ}\),所以复数也可用向量 \(\overrightarrow{OZ}\) 来表示。

因此能在 复数集 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 \(O\) 为始点的向量组成的 集合 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即 复数 \(z = a + bi \iff\) 向量 \(\overrightarrow{OZ} = (a,b)\)。

复数的模

向量 \(\overrightarrow{OZ} = (a,b)\) 的长度称为复数 \(z = a + bi\) 的模(或绝对值)。复数 \(z\) 的模用 \(|z|\) 表示 ,因此 \(|z| = \sqrt{a^2 + b^2}\)。

共轭复数

一般地,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而虚部互为相反数,则称这两个复数互为共轭复数,复数 \(z\) 的共轭复数用 \(\overline{z}\) 表示。读作:\(z\) 共轭。

当 \(z = a + bi(a,b \in \mathrm R)\) 时,有 \(\overline z = a - bi\)。

【几何特点】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复数的点关于实轴对称 \(\iff\) 两个复数互为共轭复数。

\(|z_1 - z_2|\) 的几何意义

内容

首先,\(|a-b|\) 表示数轴上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那么类比分析可知,\(|z_1 - z_2|\) 表示复平面上 \(z_1,z_2\) 两点之间的距离。

例如等式 \(|z - 1| = 1\),实际上表示的是与点 \((1,0)\) 距离为 \(1\) 的点的集合,即圆心为 \((1,0)\),半径 \(r = 1\) 的圆。

例题

例:复数 \(z\) 满足 \(|z + i| + |z - i| = 2\),则 \(|z + i + 1|\) 的最小值是多少。

分析:

由于 \(|z + i|\) 和 \(|z - i|\) 分别表示平面内距离 \(A(0,-1)\) 和 \(B(0,1)\) 的点的坐标,设复数 \(z\) 在坐标系上对应的点为 \(P\)。则 \(|PA| + |PB| = 2\),又由于 \(|AB| = 2 = |PA| + |PB|\),所以点 \(P\) 的运动轨迹在线段 \(AB\) 上。

又由于 \(|z + i + i| = |z -(-1 - i)|\),所以其几何意义为点 \(P\) 到 \(C(-1,-1)\) 的距离最小值。画图可知,当 \(CP \perp AB\),即 \(P\) 与 \(A\) 共点时,距离最小,此时最小值为 \(1\)。

总结:遇到模长较多的题目,可以考虑将模长翻译成线段长度,从几何上解决问题。

复数的性质

性质一

内容:

\[|z_1z_2| = |z_1||z_2|\\

\left|\dfrac{z_1}{z_2}\right| = \dfrac{|z_1|}{|z_2|}(z_2 \ne 0)

\]

作用:若题目中遇到模长的乘除法,则可以分别计算每个部分的模长,再算乘除法。

例如:

\[\left|\dfrac{3 + 2i}{2 + 3i}\right| = \dfrac{|3 + 2i|}{|2 + 3i|} = 1

\]

注意:这种性质只适用于乘除法,不适用于加减法。一般情况下,\(|z_1 + z_2| \le |z_1| + |z_2|\)。

例题

已知复数 \(z\) 满足 \(\left(\dfrac{1 + i}{\sqrt 2}\right)^{2019} z = \left(- \dfrac 1 2 + \dfrac{\sqrt 3}{2}i\right)^3\),则 \(|z|\) 为多少。

分析:

由题意得:

\[z = \dfrac{\left(-\dfrac 1 2 + \dfrac{\sqrt 3}{2}i\right)^3}{\left(\dfrac{1 + i}{\sqrt 2}\right)^{2019}}

\]

所以

\[\begin{aligned}

|z| & = \dfrac{\left|\left(- \dfrac 1 2 + \dfrac{\sqrt 3}{2}i\right)^3\right|}{\left|\left(\dfrac{1 + i}{\sqrt 2}\right)^{2019}\right|}\\

& = \dfrac{\left|- \dfrac 1 2 + \dfrac{\sqrt 3}{2}i\right|^3}{\left|\dfrac{1 + i}{\sqrt 2}\right|^{2019}}\\

& = \dfrac{\left(\sqrt{\left(- \dfrac{1}{2}\right)^2 + \left(\dfrac{\sqrt 3}{2}\right)^2}\right)^3}{\left(\dfrac{|1 + i|}{|\sqrt 2|}\right)^{2019}}\\

& = \dfrac{1}{1} = 1

\end{aligned}

\]

性质二

内容:

\[|z| = |\overline z|\\

z \cdot \overline z= |z|^2

\]

即两个共轭复数它们的模长相等,一个复数和它的共轭复数相乘,结果为该复数模长的平方。

适用范围:当题目中同时出现 \(|z|\) 和 \(|\overline z|\) 时可以考虑该性质。

复数的三角形式

对于复数 \(z = a + bi\),其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为 \(Z(a,b)\),设 \(|z| = r\),向量 \(\overrightarrow{OZ}\) 与 \(x\) 轴的夹角为 \(\theta\),则复数 \(z\) 的三角表示为 \(z = r \cdot \cos \theta + r \cdot \sin \theta \cdot i = r(\cos \theta + i\sin \theta)\)。如图所示。

这里的 \(\theta\) 叫做 辐角 。任何一个非零复数 \(z\) 的辐角都有无穷多个。特别地,在 \([0,2\pi)\) 内的辐角称为 \(z\) 的 辐角主值 ,记作 \(\arg z\)。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