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募REITs投资正当时:市场扩容,配置价值凸显
2025年公募REITs投资正当时:市场扩容,配置价值凸显
2025年,公募REITs市场迎来重要发展节点。自2021年首批9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以来,经过三年的发展,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25年2月17日,已有64只REITs上市,累计募集资金达1672亿元。在"首发+扩募"双轮驱动下,市场持续扩容放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结构特征、投资分析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2025年公募REITs的投资价值。
基本概念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即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向投资者发行收益凭证,募集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并向投资者分配投资收益的投资基金。根据项目属性,REITs可分为特许经营权类和产权类;按资产类型,则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保租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仓储物流、环保、能源基础设施、消费类基础设施等。
REITs的基本结构
目前,国内的REITs主要采用"公募基金+资产支持证券(ABS)"的结构持有项目公司股权。具体而言,基金管理人通过与专项计划管理人签订认购协议,将认购资金委托给其管理,获得资产支持证券的所有权。专项计划则通过收购基础设施项目,持有项目公司的股权和债权。部分REITs在ABS和项目公司间设置了特殊项目载体SPV,以优化交易结构。
REITs的特征
REITs作为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 交易金额起点较低:通过公募方式发行,将不动产资产分割为小额基金份额,降低了投资门槛。
- 兼具股性和债性:投资者收益来源包括分红收益和资本利得,其中特许经营权类REITs平均分派率约为9%,产权类约为5%。同时,REITs价格与利率走势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
- 现金流稳定:监管要求REITs每年至少将90%的可供分配金额分配给投资者。
- 杠杆较低:根据相关规定,REITs的总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40%。
- 与其他大类资产相关性较低:REITs与股市、债市的相关性均在0.4以下,具有良好的分散投资效果。
- 波动率介于股债之间:2024年REITs收益率虽不及中证红利指数,但最大回撤优于中证红利指数。
投资者结构
REITs的投资者主要包括战略投资者、网下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三类。其中,战略投资者占比最大,通常在50%-80%之间;网下投资者次之;公众投资者持有比例较低,通常低于20%。从市场配置力量来看,券商自营和保险资金是主要配置力量。券商自营占比高,受利率债、信用债利差压缩影响,配置价值凸显;保险资金则面临非标供给压缩、银行存款受限等问题,预计将继续加大REITs配置力度。
公募REITs分析方法
分析公募REITs主要从底层资产基本面和市场因素两大维度入手。底层资产关注资产估值、运营情况、原始权益人能力等方面;市场因素则包括供需关系、市场情绪、政策导向、基准利率走势等。具体项目分析要点包括市场供需缺口、底层资产基本面、基准利率、估值偏离率等。
不同底层资产REITs的主要分析方法
- 保障房:弱周期属性,经营稳定,关注潜在供给压力。
- 高速公路:周期属性较强,关注客运占比高的项目。
- 环保能源: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建议优选下游用电需求旺盛的项目。
- 消费基础设施:周期性较强,关注头部运营商项目。
- 仓储物流:整体过剩且估值偏高,建议谨慎。
- 产业园:周期性强,建议选择一线城市优质项目。
REITs市场走势
自2021年首批REITs上市以来,市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 2021年:上市初期供给紧缺,量价齐涨。
- 2022年1月-2022年前三季度:市场情绪稳定,价格向估值收敛。
- 2022年第四季度-2024年初:受业绩不达标影响,价格持续下行。
- 2024年:前期超跌后持续修复,长期资金重新审视配置价值。
2024年以来,REITs整体表现优于中证红利指数,2025年年初至今,63只产品中仅1只亏损,28只涨幅超过10%。
投资观点
展望2025年,REITs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在常态化发行机制下,预计供给端将快速扩容,目前约有28个项目在审批中,合计估值超过300亿元。在资产荒背景下,REITs作为高分红、风险适中、低相关性的资产,配置价值凸显。建议优先选择分派率高、经营稳健的资产,如保障房、公用事业类、消费类、客运占比较高的高速公路类。对于仓储物流、区域供给压力较大的产业园项目则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