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盛泽农家少年到国际顶尖学者,钮凤林教授的科研报国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盛泽农家少年到国际顶尖学者,钮凤林教授的科研报国之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9/06/48203011_1147094501.shtml

从盛泽农家少年到国际顶尖学者,钮凤林教授的科研报国之路是一段充满励志色彩的传奇故事。他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科学的热爱,不仅在地球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2024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迎来了一位杰出的讲席教授——钮凤林。这位早年从盛泽镇走出去的农家少年,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科学的热爱,如今已成为国际地球物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奋斗的励志传奇,更是一曲将科学梦想与报国之志紧密结合的动人乐章。

父母眼中的钮凤林:三个孩子中最勤劳的一个

钮凤林家北面是北麻漾,南面紧邻上下荡,门前是一片浩渺的水面。他的母亲钮水宝回忆道:“那时候,门前的荡足有900多亩,凤林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在荡里捉鱼。”钮家有三个孩子,钮凤林是长子。在母亲眼中,他不仅聪明,还是三个孩子中最勤劳的一个。

“凤林小时候家里很穷,祖上以打鱼为生。他父亲就是靠打鱼换钱来养家。后来有了弟弟妹妹,生活更加艰难。”钮水宝回忆说,钮凤林放学回家后总是帮着父亲上船抓鱼。分田到户后,弟弟妹妹年纪小,他便承担起了田里的农活,挑秧、种田,样样都干,从不偷懒。“他心里恨透了贫困,从小就下定决心好好读书,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钮凤林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后,每次放假回家,他依然保持着勤劳的本色。母亲回忆道:“他去合肥上大学后,放假回来还常和乡亲们一起摇船外出。大家都说他是大学生了,不用他摇船,他就坐在船头给大家讲大学里的故事。后来去了国外,只要回来,他还是会帮着干活。”

老师眼中的钮凤林:活泼好动,性格倔强

钮凤林1966年12月出生于盛泽镇北旺村(现龙泉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从小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钮金荣是坛丘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也是钮凤林的启蒙老师。在他眼中,钮凤林活泼好动,性格倔强,但学习上却格外专注。

“当时的桥门村小学(原为坛丘小学下属村小)条件很艰苦,课桌是用砖头和木板拼成的,椅子还得学生自己带。”钮金荣回忆道,“但钮凤林从不抱怨,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钮凤林的科学启蒙源于生活中的细致观察。一次,他跟随父亲划船捕鱼,注意到父亲每次都会在鸬鹚的脖子上扎一根茭草。他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扎住鸬鹚的脖子?”父亲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鸬鹚把捕到的鱼吞下去。这个简单的原理让年幼的钮凤林恍然大悟,也激发了他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钮凤林对母校充满深情。他曾说:“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我的父母给我们创造一切条件,鼓励我们好好学习,他们不善言辞,但内心却拥有'让我们自由选择、相信自己’的最淳朴的教育理念。我们的老师也是很可敬可爱的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珍惜时间、不耽误一分钟,会为我们免费理发,那是多么温情的瞬间!”

2013年,坛丘小学迎来百年校庆,钮凤林作为杰出校友回到母校并撰文祝贺。他在文中写道:“看到母校的前进,我很惭愧没能为母校做点事情,但母校和老师们却始终关心着我的成长,没有忘记当年那个顽皮的小子。”

从乡村到国际舞台:不懈的求学与科研之路

钮凤林的学习生涯充满了勤奋与坚持。初中二年级时,他转入坛丘中学(现为盛泽实验初级中学),继续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1983年,他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开启了他在科学领域的探索之旅。1988年本科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深造,并于1994年、1997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先后获得地球物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为日后的科研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钮凤林的科研生涯不仅限于国内,更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2002年,他成为美国莱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助理教授,并于2011年晋升为终身教授。200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佼佼者。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为地球内部结构、动力学研究以及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中“坛丘桥门”,现属南麻片区。

家乡情怀:湖光水色养育的科学赤子

对于家乡盛泽,钮凤林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动情地说:“对于家乡,对于童年,对于母校,回忆中最多的是甜美。这家乡的湖、家乡的水、这漾里的鱼、这沉静卓然的芦苇荡养育了我,我身上的每一滴血都与之交融,难以割舍,丝丝相连……”这份对家乡的深情,也成了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从鸬鹚捕鱼的乡村少年到国际顶尖科学家,钮凤林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他的经历激励着无数人:无论起点如何,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就能用科学的力量改变世界,为国家和人类作出贡献。

本文原文来自《吾爱盛泽》公众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