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如何依法获取劳动合同?
离职后如何依法获取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在离职时,劳动者依法获取劳动合同副本不仅是其法定权利,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劳动合同的定义、类型、法律效力以及离职后如何依法获取劳动合同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劳动者的法律权益提供指导和帮助。
劳动合同的定义、类型和法律效力
1. 劳动合同的定义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劳动协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
2. 劳动合同的类型
图2:劳动合同的类型示意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从事一定工作,用人单位按期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般用于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恶劣、危险性较高的长期工作。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约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内从事一定工作,用人单位按期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般用于劳动强度较小、工作环境较佳、危险性较低的常规工作。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这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一般用于劳动强度较大的短期工作。
3.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完成工作任务。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订立补充协议。
离职后如何依法获取劳动合同
1. 离职后依法获取劳动合同的方法
(1)查阅劳动合同文本。离职后,劳动者可以查阅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了解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
(2)要求用人单位出具劳动合同副本。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出具劳动合同副本,以便了解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劳动合同关系的有效性,并依法获取劳动合同。
2. 离职后依法获取劳动合同的具体步骤
(1)收集证据。在离职后,劳动者应收集与劳动合同有关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文本、劳动合同副本、证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的证据等。
(2)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劳动合同关系的有效性,并依法获取劳动合同。劳动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结语
离职后,劳动者依法获取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积极采取措施,依法获取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图1:离职后获取劳动合同流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