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只有千次,用完以后会坏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只有千次,用完以后会坏吗?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2x5q93q/

固态硬盘(SSD)的擦写次数通常在千次左右,这是否意味着它们的使用寿命很短?实际上,固态硬盘的寿命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闪存颗粒的类型、写入放大系数以及总写入数据量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固态硬盘的寿命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决定固态硬盘寿命的关键因素

机械硬盘的寿命一般以年计算,而固态硬盘的寿命则主要由闪存颗粒的“写入寿命”(即擦写次数,P/E数)和“容量大小”决定。随着闪存颗粒容量的提升,其P/E数逐级下降。以目前主流的TLC颗粒为例,P/E数在3000-5000次左右。

固态硬盘寿命的计算方法

虽然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只有数千次,但它们并不是“短命鬼”。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读取数据是不消耗使用寿命的,关键还是在写操作。计算SSD的最大寿命,一般可采用如下公式:

SSD寿命=(闪存P/E × SSD闪存容量)÷(写入放大系数 × 年数据写入量)

以一块512GB的SSD为例,其闪存P/E为3000,写入放大数值为5(较大值),年数据写入量为10000GB。可以得到:

(3000512)/(510000)=1536000/50000=30.72年。

这意味着,在每天写入约30GB,写入放大数值为5的情况下,一块512GB的固态硬盘最高寿命可以达到30.72年。当然,这是最大理论寿命,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影响固态硬盘寿命的关键指标

写入放大值(WAF)

写入放大值(WAF)是影响固态硬盘寿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进行写入操作时,固态硬盘必须先将原有数据擦除,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实际增加的写入数据量大于计划写入数据量,这就是所谓的“写入放大”。写入放大值越高,对固态硬盘寿命的影响越大。

总写入数据量(TBW)

业界常用TBW(Terabytes Written)来衡量固态硬盘的寿命,它指固态硬盘支持的总写入数据量。以某款TiPlus7100 1TB版为例,其支持600TBW总写入数据量,也就是614400GB数据的最小寿命。

据统计,在常规使用情况下,1TB的SSD基本四个月左右消耗1次PE。随着容量的提升,在相同工况下消耗的PE次数会逐渐下降,即同款SSD容量越大则寿命越长。

结论

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固态硬盘产品在容量、价格方面优势愈发明显,产品质量也相当稳定。在日常使用下,即使使用到电脑更新换代,SSD通常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说,只要没有不当的使用习惯,对固态硬盘寿命的担心,大可不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