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应性皮炎深度解析与秋冬防护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应性皮炎深度解析与秋冬防护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9634230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其症状包括顽固性瘙痒、皮肤干燥以及多变的湿疹样皮损。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在心理层面造成负担。本文将从症状表现、发病原因、高发季节以及防护措施等多个方面,为您全面解析特应性皮炎,并提供实用的秋冬防护指南。

特应性皮炎,这一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以其顽固的瘙痒、干燥的皮肤以及多变的湿疹样皮损,成为许多患者难以摆脱的困扰。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在心理层面造成了不小的负担。那么,关于特应性皮炎,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

瘙痒,作为特应性皮炎最为显著的症状之一,常常让患者苦不堪言。这种瘙痒感可能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愈发剧烈,尤其在夜深人静之时,更是让人难以入眠,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此同时,皮肤干燥也是特应性皮炎的常见表现,患者的皮肤往往变得粗糙不堪,皮屑纷飞。而湿疹样皮损则更是形态各异,急性期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等多种症状;到了慢性期,则可能表现为皮肤干燥、增厚、粗糙等慢性湿疹样改变。

特应性皮炎的“偏爱”部位,往往是四肢的屈侧以及面颈部,且这些部位的皮损往往呈现出左右两侧对称的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特应性皮炎的表现也各有差异。婴儿期,初发的皮损多为面颊部的瘙痒性红斑,随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这些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境界不清。一旦受到搔抓或摩擦,很快便会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现象,皮损也会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到了儿童期,皮损则可能累及四肢的屈侧或伸侧,尤其是肘窝、腘窝等位置。此时的皮损多呈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减轻,但常伴有抓痕,久而久之便可能形成苔藓样变。青年成人期的特应性皮炎则好发于肘窝、四肢、躯干等部位,常伴有皮肤干燥、红斑、丘疹及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搔抓后,可能出现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而到了老年期,皮损可能进一步加重,全身泛发,甚至引发剥脱性皮炎。

面对这一复杂的皮肤病,及时就医、准确诊断、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为何特应性皮炎在秋冬季节尤为高发呢?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环境因素,无疑是秋冬季节特应性皮炎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人体皮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此时,若再使用加热器取暖,或过度去除皮肤角质、过度护肤等,都会进一步加剧皮肤屏障的破坏。一旦局部皮肤保护层被破坏,皮肤干燥脱屑等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引发剧烈的瘙痒感。而反复的搔抓,又会使皮肤变得更加薄弱,一旦有小的裂隙或创口,便可能受到微生物的浸润,从而引发局部皮肤感染。此外,光照、寒冷、干燥、冷热交替等外界刺激,也是特应性皮炎在秋冬季节高发的重要因素。干性皮肤作为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气温和湿度的急剧变化会直接造成皮肤脱水。阳光照射的减少、增添衣物导致的局部摩擦、干燥的室内逗留时间过长、致敏物质暴露过多等,都会使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加重,并持续整个冬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与自身因素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应性皮炎具有遗传易感性,患者可能存在皮肤免疫及屏障结构蛋白基因缺陷。数据显示,70%-8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都有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三代中有人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那么个体便可能是遗传易感体质。此外,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也容易诱发特应性皮炎。护理不当同样可能成为特应性皮炎的诱因。例如,穿着过紧、过热的衣物,汗液、摩擦可能刺激皮肤,诱发皮肤炎症反应;洗澡水温过高、不及时涂抹润肤露等,会使皮肤更加干燥,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过度使用消毒剂会破坏皮肤的正常微生态,也容易引起特应性皮炎。

那么,面对特应性皮炎的困扰,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秋冬防护指南:

一、营造舒适外部环境

特应性皮炎患者应多穿宽松棉质衣物,如纯棉内衣、外套等,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定期打扫卫生,减少灰尘、螨虫等过敏原的存在。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一般每周更换1-2次为宜,并拿到阳光下暴晒杀菌,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细菌、真菌等。此外,还应避免过敏原刺激,如远离宠物毛发、花粉等,减少外出到动物园、植物园等动物毛屑、花粉聚集地的次数。同时,注意室内不要使用地毯,避免养宠物、花草等,以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

二、合理规划饮食

特应性皮炎患者在饮食上应多加注意。首先,应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以及易上火和过敏食物,如海鲜、鸡蛋、牛奶等。其次,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偏食、挑食,以免身体得不到必需的营养。可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糙米、荞麦、栗子、胡萝卜、青椒、苹果等。同时,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对于不确定是否过敏的食物,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以规避明确的过敏食物。

三、注重日常护理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日常护理同样至关重要。首先,应避免烫洗,建议水温控制在32-37℃之间,洗澡时间小于10分钟。使用低敏无刺激的洁肤用品,每日或隔日1次。同时,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皮肤的行为。其次,应使用足量的润肤剂,每日至少使用2次,每次沐浴后应立即(2分钟内)使用润肤剂,以保持皮肤湿润。穿着衣物需宽松,避免接触毛织品、颜色鲜亮、含有荧光剂的衣物。贴身衣物勤换洗,根据温度变化灵活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刺激。此外,还应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注意环境卫生,勤通风;保持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环境干燥时可以使用加湿器。在出行方面,锻炼身体时应避免进行大量出汗的剧烈运动;外出时避免晒伤,可以使用SPF15或更高的防晒霜,或选择遮阳伞等物理防晒方式;若目前服用抗组胺药容易出现困倦,应避免驾驶汽车或操作机器。

四、发作时遵医嘱用药

对于正在发作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应认真做好日常护理,并遵医嘱用药。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特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因此,应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内服中药可以调理脏腑气机,减少复发;外治方面则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例如,湿热蕴肤证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脾虚湿蕴证可采用健脾除湿汤或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阴虚血燥证可采用养血润肤饮、滋阴除湿汤等方剂。中医药治疗需要在正规医院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达到快速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等药物使用的目的。

五、治疗方法全解析

(一)一般性治疗

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穿着纯棉、宽松的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由于患者的皮肤非常干燥,因此保湿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应避免频繁洗澡和使用热水洗澡,因为热水会进一步破坏皮肤的油脂层,加重皮肤干燥。洗完澡后要及时涂抹润肤霜,以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润肤霜,如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产品,这些成分有助于锁住皮肤水分,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

(二)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一般轻度患者可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软膏;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中效或强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软膏。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也是重要的外用药物之一,如吡美莫司乳膏和他克莫司软膏等。这类药物相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小,适用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皮损。

对于有继发感染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软膏以控制感染,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口服药物

当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以止痒,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应在医生的严格监控下使用。

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等,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数据显示,度普利尤单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复杂的皮肤病,需要患者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通过营造舒适外部环境、合理规划饮食、注重日常护理、发作时遵医嘱用药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特应性皮炎的顽固性和复发性,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面对这一挑战。

本文原文来自B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