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性胃炎”分2种,这些“小知识”,可能对你有用,早知早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性胃炎”分2种,这些“小知识”,可能对你有用,早知早好!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6642576904/18bedae0800101nvem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类胃病中位居榜首。据统计,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慢性胃炎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了解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以及日常保健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胃炎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胃炎实际上可以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特殊类型三大类,以下是对这些类型的详细介绍以及一些可能对慢性胃炎患者有用的小知识:

慢性胃炎的分类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定义: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 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

  • 定义:由胃黏膜表面反复损伤导致的胃黏膜消失、黏膜腺体萎缩,黏膜肌层增厚、胃黏膜不同程度变薄的病理状态,常伴有炎症反应、不典型增生等症状。
  • 分类:通常分为单纯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两种类型。

特殊类型胃炎

  • 定义:包括感染性胃炎、化学性胃炎等类型。
  • 病因:感染性胃炎通常出现在严重疾病晚期时机体免疫力下降,由细菌、病毒等引起;化学性胃炎一般是由于胆汁、胰液等反流到胃内所致。

慢性胃炎小知识

病因

  • 生物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9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HP感染。
  • 免疫因素:可引起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以及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
  • 物理因素: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粘膜反复损伤。
  • 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吸烟及胆汁返流等。
  • 其他因素:如年龄、心力衰竭、肝硬化、营养不良、糖尿病、甲状腺病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日常注意事项

  • 规律饮食:保持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 少量多餐: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每次进食的量要适中,以减轻胃部的负担。
  • 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辛辣、油腻、生冷、过咸、过酸等刺激性食物。
  • 细嚼慢咽: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 戒烟戒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胃黏膜,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

  • 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保暖措施:注意胃部保暖,避免腹部着凉。
  • 规范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按照疗程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定期检查

  • 定期复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轻度慢性胃炎患者12年复查一次,中重度患者6-12个月复查一次。

总之,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个方面,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治疗等。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检测,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