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又粗又硬VS头发又细又软,哪种更容易秃?
头发又粗又硬VS头发又细又软,哪种更容易秃?
同样都是头发,不同人的差别却很大。有的人头发又粗又硬,用手摸还有点扎;有的人头发又细又软,完全支棱不起来。关于这两种不同的发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甚至还和玄学扯上了关系。那么,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发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哪种更容易秃呢?
头发的角蛋白含量不同
头发的主要构成,绝大部分都是角蛋白,其次有1、2成的水分,以及少量的黑色素、微量元素。
角蛋白有两类:一类是“软角蛋白”,主要存在于皮肤里,含硫量少、比较软;一类是“硬角蛋白”,主要存在于头发里,含硫量多、比较硬。头发是又粗又硬还是又细又软,主要就看头发里的硬角蛋白到底是多还是少。
长出头发的毛囊不一样
众所周知,头发是从毛囊里长出来的。有相关研究发现,毛囊的大小不同,长出来的发质也不一样。毛囊小的,长出来的头发直径只有30-40微米,发质就会比较细软。
毛囊大的,头发直径能达到90-100微米,发质就相对比较硬。另外,毛囊的形状对发质软硬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圆形的毛囊,长出来的头发横截面更大,发质就会又粗又硬。整体来看,亚洲人的头发相比于其它地区,属于比较粗、比较硬的。
外部环境的影响
前面两点都属于“先天”的因素,后天的外部环境也会让发质出现一定的“地域差别”。
比如日照充足的地区,阳光里的紫外线会破坏头发里的某种物质,让头发里的色氨酸出现“光敏反应”,长期如此,头发的强度会变低,发质又细又软。另外像“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头发的软硬。一部分人以前的头发是又粗又硬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囊慢慢变弱,发质也会变得细细软软的。
以上就是不同的发质状态出现的基本原因。提到发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自己的头发又细又软,发根估计也不“结实”,肯定会秃的很快。然而情况恰恰相反,又细又软的头发反而能承受更大的拉力,更不容易断。
有科学家做过相关研究,发现比较粗、比较硬的头发断裂时都是直接就断掉,一点不带犹豫的;而比较细软的头发是“剪切断裂”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先出现小裂缝,小裂缝会合并成大裂缝,然后才会完全断裂。总之,就是相比于硬头发,软头发能撑的更久一些。
哪种发质更容易“秃”?
有人的发质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头顶的头发,比较细软;后脑的头发,比较粗硬。
如果你有这种情况,那就要注意了,可能会有一些“秃”然的事发生在你身上。雄激素双氢睾酮是诱发脱发的因素之一,然而它有个特点——只影响头顶的头发。
头顶的头发在它的影响下会变得越来越细软,直到脱落;而后脑的头发不太会受到它的影响,能一直坚挺下去。然后就造成了“地中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