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要点:夏季身体保卫战的第一战
立夏养生要点:夏季身体保卫战的第一战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个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万物进入蓬勃生长的阶段。那么,立夏时节应该如何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昌盛堂中医林湘宛医师的专业建议。
立夏养生要点是什么?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描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温度会逐渐升高,也是万物蓬勃生长的时机,可以善用夏季较长的日照时间来调养身体中的阳气,对于冬季易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过敏、哮喘等)会有所助益。而“夏气又通于心”,因此“养心”也是一大重点,《养生论》中记载:“夏日更宜调息静心,…,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保持心平气和而不烦躁,切勿过度运动大量出汗,才不会使身体积累过多的火气而产生症状,像是失眠、青春痘、便秘、心悸等。
立夏应该多吃什么样的食物养生?
《藏气法时论》提到“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与“心”息息相关,心神涣散时可以用酸味的食物帮助收敛,例如乌梅、山楂等,而常见的“生脉饮”也是利用其中酸味的五味子敛汗生津,帮助身体恢复元气。
另外,因为“赤色入心”故红色的食物也能帮助养心,例如桑葚、红豆、番茄、红萝卜等,也曾有研究指出苹果的红色果皮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而“苦先入心”,适当补充苦味食物像是苦瓜、莲子心、芦笋、生菜等,可以帮助清除身体在夏天容易积累的火气与湿气。
立夏作息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
如同前面《黄帝内经》的描述,为了顺应自然界变化的“昼长夜短”,此时可以调整作息至“晚睡早起”,但所谓的晚睡并不等同于熬夜,建议在晚上11点就寝至隔日的5-6点,以维持充足的睡眠。至于立夏后天气逐渐转湿转热,可能会导致人体较容易感觉疲倦,而因为午时(11:00-13:00)是心经循行的时间,适度的睡“午觉”能帮助周身血液循环达到养心的作用,同时帮助恢复精神。
按压什么穴位,可以帮助在立夏时身心状况更好?
- 神门:位于小指掌侧连向手腕的位置,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与心神相应,具有宁心安神、调节神经与放松心情的作用,也可以帮助提升睡眠质量。
- 膻中:位于胸口约两乳中间的位置,是心包的募穴,可深入体内调节脏腑的功能,又由于身体的宗气由此进出故可以促进气的流动与提升免疫力,可改善胸闷、心悸、咳喘等症。
- 内关:位于前臂手腕上量三指宽,两条肌腱正中间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同样也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调节心胸胃的气机,在现代研究中甚至具有提高副交感神经的活性与降低血管收缩压的作用,有助于缓和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并维持心血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