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打卡指南:恭王府、后海酒吧街必逛!
什刹海打卡指南:恭王府、后海酒吧街必逛!
什刹海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恭王府以其精美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无数游客,而后海酒吧街则是年轻人夜间娱乐的绝佳去处。无论是白天游览历史文化景点,还是晚上享受酒吧街的热闹气氛,什刹海都能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快来什刹海打卡,感受这座古老水域的独特魅力吧!
恭王府:一座府邸,半部清史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南岸,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庆王永璘的宅邸。王府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其花园位于王府后,又名萃锦园,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园区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恭王府及花园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必打卡景点:
一宫门:即恭王府府邸正门,三开间,外置石狮子一对。
银安殿:俗呼银銮殿,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民国初年,由于不慎失火,大殿连同东西配殿一并焚毁。
多福轩:奕訢会客处,因其内部悬挂许多“福寿”匾而得名。院内有古藤萝一架,据考已生长200多年,在北京是不多见的。因此这个院又被称为“藤萝院”。
乐道堂:恭亲王奕訢起居的地方。奕訢为皇子时,道光帝曾赐“乐道堂”匾额一方,因此得名。
嘉乐堂:和珅时期之建筑。目前仍悬挂“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疑是乾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无署款,无钤记,故无由证实,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先、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
葆光室:据说是恭亲王会见族人、朋友的客厅。至今尚悬挂咸丰皇帝御书“葆光室”匾额。其室内保存完好的木天花,被专家学者所推崇。
锡晋斋:原名“庆宜堂”,俗称楠木房。“庆宜堂”据说缘起于乾隆所赐“庆颐良辅”匾额。锡晋斋名称,一说是恭亲王奕訢得到晋朝陆机的《平复帖》后所起;另一说是小恭王溥伟所起。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俗称“99间半”。东部为“瞻霁楼”,西部为“宝约楼”。后罩楼中间开有府邸通往后花园的门。
西洋门:汉白玉石拱门,为花园正门,座落在中轴线上,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具有西洋建筑风格。门额石刻上的“静含太古”和“秀挹恒春”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
独乐峰:正对花园正门,是高约5米的北太湖石之孤赏石,有点缀园林,不使园内美色尽览之功效。园林专家认为它可同时起到影壁和屏风的作用。石之命名“独乐峰”,或许套用司马光“独乐园”之意。抬头仰望,只见“乐峰”二字,而“独”字隐于石的顶端,这种方法耐人回味。“独乐峰”由于多年风化已经形成一种自然美,像软水漩涡,像淡云舒卷,古朴典雅而又富有诗情画意。
沁秋亭:又名“沁秋亭”。亭后假山中老井的水潺潺流入小亭内的沟渠。园主人在初春、盛夏、深秋时节邀客来此,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亭内彩绘有二十四孝、白蛇传等故事。
垂花门:其名得来缘由两侧门檐下的短柱像倒垂的花蕾。门的形状似皇宫中的“毗庐帽”门样式。
牡丹园:园内种植数株牡丹,因春季牡丹花盛开争相斗艳而得名。北侧有一高大的藤萝架,春季倒挂串串紫色藤萝花,与大戏楼内绘满梁柱的藤萝彩画内外呼应,动静相辉。
蝠厅:花园中路的最后一座建筑。因其形状像展翅飞翔的蝙蝠,故名“蝠厅”,也是出于祈福的用意。由于此建筑构成一个蝠形平面,因此有人说“此厅自早至暮皆有日照”,被誉为 “ 北京古建筑只此一例”。据说恭亲王奕訢常在此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谋划军国大事。 恭亲王之孙,著名书法家溥儒(溥心畬)曾在蝠厅居住、作画。
升官发财路:在山两侧的爬山斜廊最下方只有两磴石阶,再往上则斜坡平坦而无台阶,民间戏称此路为“平步青云路”,也俗称“升官发财路”。也寓意若得“才财”两运,须奋发图强,求真才实学,抓机遇转变,成命运大器。
邀月台:位于滴翠岩山顶,为全园最高点。平台上建有三开间房绿天小隐。此为府主人休憩待客,纳凉赏月,品茗食点,听琴敲诗之处。
滴翠岩:太湖石叠成的宝嵦。其设计水平之高,砌作技术之精,为恭王府花园所独有。东西各有一条通向假山顶的曲径小道,小道顶端各卧有一带孔的水缸。仆人把水蓄入缸内,夏、秋高温潮湿,石壁间便生出翠绿的苔藓,石黄苔绿,黄绿相间,苍翠欲滴,故名“滴翠岩”。岩下有一长方形小池,原与方塘之水相连。池中三组叠石,意 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个仙岛。
秘云洞:位于滴翠岩中心腹部。古代以石为云根,为秘藏仙云之洞府。洞正中镶嵌康熙帝御笔“福”字青石碑一座。因康熙手书流传于世甚少,此“福”字又造诣精湛,广涵博意,为绝世珍宝,堪称“天下第一福”。
澄怀撷秀:又名“养云精舍”,是恭亲王奕訢在花园的书斋。屋前种植梧桐,室内几案清洁,罗列着图书及鼎彝,静穆肃然,古香袭人。
秋水山房:靠山面湖的三间敞轩。据记载府主人曾在此练功习武。早年在南墙上曾有巨幅彩绘“萃锦园”全图,蔚为壮观。
妙香亭:双层木结构平顶式方亭。上圆下方的两层顶为其独特之处,以建筑语言诠释了“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精品。
榆关:花园西路之门,是一段有二十多米长的城墙,城墙上有垛口,门洞北墙石额上书写着“榆关”二字。有专家认为,满洲贵族在取得全国统治以前,生活在山海关以北的广阔土地上。与明朝的政治、经济往来都必须通过山海关。后又在山海关下与明朝军队进行了数年的拉锯战,是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才取得天下。园子的主人站在榆关的城墙上向北看,有遥望、怀念故土之意。也有的园林专家认为是“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园林艺术。
箭道:后罩楼与花园南山坡之间的宽敞大道,曾是府主人跑马射箭之地。同时起着府邸与花园之间的隔断和衔接作用。
游玩贴士:
- 开放时间:8:30-17:00(五一期间)
- 门票:40元/人
- 参观路线:建议从1号门(前海西街)进入,2号门出口
- 交通: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B口出,步行可达
后海酒吧街:京城夜生活的灵魂之地
后海酒吧街是京城最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之地,夜晚可以品酒听曲,赏景聊天。这里不仅有各种风格的酒吧,还有许多文艺小店和特色餐厅,是体验北京夜生活的好去处。
特色亮点:
湖景酒吧:许多酒吧临湖而建,可以一边品酒一边欣赏湖景,感受京城的夜色。
文艺氛围:这里聚集了许多文艺青年和音乐爱好者,经常有现场音乐表演和文化活动。
特色小店:除了酒吧,后海周边还有许多特色小店,可以淘到各种有趣的小物件。
美食荟萃:从北京传统小吃到创意料理,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周边景点推荐
烟袋斜街:形成于元代,初称“打渔厅斜街”,清乾隆年间称“鼓楼斜街”,清末时期改称“烟袋斜街”,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街道内建有广福观、三元伏魔宫、烟袋斜街铺面房等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留了传统胡同风貌。烟袋斜街还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街内不仅经营烟具,还有众多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店铺。
宋庆龄故居:原为醇亲王府花园,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古建筑群以西的一中西合璧两层楼的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后建),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内有原状陈列。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草坪上设有旗杆,悬挂2号国旗。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箑亭;西侧有听雨屋。园内有重点保护古树23株,其中西府海棠名列北京“最美十大树王”。
荷花市场:环湖而建,四季景色各异,特别是夏季的荷塘美景尤为迷人。店铺多为二层楼,有的外观是仿古建筑,有的是现代风格,卖的东西,既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古玩字画、手工艺品,还荟萃了所有的京味小吃。
德胜门箭楼:是北京仅存的古老箭楼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系统的重要依据。箭楼雄坐南朝北,踞于高12.6米的砖石结构的城台之上。箭楼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平面呈倒“凸”形,前楼与庑座合为一体,3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体面阔7间,南侧庑座面阔5间,楼体高19.3米,上下共有4层,并有箭窗射孔82个。城台上陈列铁炮数门,台北筑有雉堞,俗称垛口,台南为女儿墙,高1米多。
实用游玩建议
最佳游览路线:建议从积水潭地铁B口出发,沿前海向北游览,经什刹海体校、郭沫若故居,再向西行至恭王府,最后到达后海酒吧街。这条路线可以将主要景点一网打尽。
游玩方式:可以选择深入参观景点,也可以随意转胡同。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体验一下黄包车,听老北京的故事。
季节选择:什刹海四季皆宜游玩,但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季节,此时天气宜人,景色优美;夏季虽然炎热,但游客可以欣赏到荷花盛开的景象;冬季虽然寒冷,但可以滑冰、滑雪等冬季项目。
美食推荐:什刹海周边有很多口感鲜美、味道独特的老北京特色饮食,如茶棚、苏造肉、莲子粥、炸酱面等,可以尝试一下。此外,这里有许多著名的老字号餐厅,提供各种地道的北京美食,如烤肉季、爆肚张、小肠陈、全聚德等。
购物建议:南锣鼓巷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又称蜈蚣街,是北京著名的胡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胡同内有许多有趣的各种小店、餐厅、艺术工作室等,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的酒吧街独具特色,如今已成为游客们观光和体验老北京的文化氛围的好去处。荷花市场设有游艺场和商品市场,是北京为数不多的纯步行商业街。这里店铺多为二层楼,有的外观是仿古建筑,有的是现代风格,卖的东西,既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古玩字画、手工艺品,还荟萃了所有的京味小吃。游客可以在这里登楼远眺、纳凉叙谈、品尝风味、观赏风景。此外,这里还有瑞蚨祥、内联升等诸多百年老字号和历经十年改造重新开业的地安门百货等地,是游客前来选购的不错选择。
什刹海是北京的一片灵魂之地,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展现着现代都市的活力与魅力。无论是白天的古意盎然,还是夜晚的灯火迷人,这里都能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北京。所以,不妨抽个时间,来什刹海走一走,感受这片古老水域的独特韵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