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岩茶·砂壶,赏源知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岩茶·砂壶,赏源知味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20053

武夷岩茶的灵魂在于其独特的“岩韵”。2024年9月,漫步于武夷山中,赭红色的丹崖峭壁映入眼帘,这些红色砂砾岩在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呈现出从褐红、绛红到紫红的丰富色调,令人印象深刻。





从远处望去,武夷山宛如一块块巨大的红色单斜断块,覆盖在葱茏的森林之下。走进山中,可以欣赏到奇峰、怪石、赤壁、巷谷和岩洞等多样地貌。高高的岩壁上,自南朝至近代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而在山峭高拔的悬崖绝壁之上,还保存着距今3750余年的武夷悬棺。

在武夷山九龙窠,迎面岩壁上赫然刻着“巖韻”两大字。这条深长的峡谷是著名的“大红袍”茗枞园原生地。小径两旁顺着山势,呈阶梯状种植着不同种类的茶树灌木,包括武夷金桂、佛手、老君眉、毛猴、金毛猴、肉桂、水仙等。漫步“岩谷花香道”行至最深处,可见六株树龄300多岁的大红袍母树并排生长。出于保护考虑,这六株大红袍自2006年起已全部停止采摘,成为一道具有象征性的风景线。

这六株野生大红袍母株已被武夷山市政府投保100,000,000元人民币的产品责任保险。上世纪八十年代,插枝栽培大红袍茶树获得成功。1972年,毛主席曾以4两大红袍茶叶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段外交佳话至今仍被传为美谈。

武夷岩茶的灵魂在于“岩韵”,即岩骨花香。生长在武夷山岩间的茶树,环境造就了它们独特的花香、果香。春季第一波花儿绽放时,譬如深山含笑、玉兰、柚子花等,都会影响周围茶树的味道生成。“岩骨花香”得益于武夷山独特的山场条件。

历史上,荷兰植物猎人曾试图盗取茶树种,却难以复制出真正的武夷茶。直到英国植物猎人来到武夷山后才明白,茶的生长环境依靠的是在地风土条件与人的工艺的合并。武夷茶质之优异,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武夷山高,岩壑之间日照不常,茶树得岩骨坑源所滋,品泉冽花香之胜,其味甘泽而气馥郁。气候上,武夷山属中亚热带地区,降雪不常,山高气爽,暑天不致酷热,四季云雾缭绕,降雨适量,为茶树生育之理想条件。其土质疏松润泽,不粘不干,腐殖质丰富,汽水通透。

2023年观复出品的武夷岩茶·水仙,从采摘到制作源自武夷山正岩源头茶园。除受到山场的直接影响外,武夷茶香气的另一部分是通过制作过程而来的。在晒青、加温萎调、做青的过程中,茶酶的化学变化会改变风味。炒青出来后的揉捻过程,亦使茶叶分解其味道。

观复武夷岩茶·肉桂,最大化地保留武夷山当地风土的优越性。饮用岩茶,小小的叶子里包裹着浓郁的风土味道。要不是有如此质量,绝不会唤醒人们对农产品感知力。与好茶搭配,莫如一把纯正的宜兴紫砂壶,茗壶之魅力,同样得益于独特的地方风土——宜兴紫“砂”。

在制作宜兴紫砂壶的各种泥料里,顶有“砂感”的要数宜兴黄龙山与青龙山交界矿脉下的降坡泥。降坡泥很像一块油脂很足的鱼子,星星点点,五彩斑斓却古拙质朴。明代《阳羡茗壶系》说降坡泥的砂色变异,包括了海棠红、冷金黄、水碧、淡墨、沉香水等泥色。这种黄石石英岩层中的夹脂泥,原矿色彩呈红、黄、黑、紫、青、绿、白等。成陶后,沙粒肌理灿若披锦,肉眼可见星星点点各色砂粒共融凝聚,其中橙红、降黄、降紫为多见色,在温度控制下烧色变异,变幻莫测。

清代文学家吴梅鼎对降坡泥的描述很有文学感:

“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素,倏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玕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沙,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廷,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随珠之与赵璧可比,异而称珍者哉?”

—— 吴梅鼎《阳羡茗壶赋》

观复降坡泥仿古(鼓)紫砂壶

降坡泥从泥性,可塑性,砂性,黏性到柔性都非常适合制壶,容易成型。吸水率达到4.8%~8.10%。烧窑温度越高胎面越致密,容易泡养出包浆。

武夷山岩茶制作工艺和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茶,砂壶,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这样的品饮美感,沉着含蓄,毫无喧嚣艳丽。几克岩茶,一把砂壶,通过香气与带给人的口感,它们表达出各自真实的自我,自然间传达出名物的在地制作信息。品饮的乐趣就在其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