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宝消毒柜E1故障维修指南:从故障分析到成功修复全过程
康宝消毒柜E1故障维修指南:从故障分析到成功修复全过程
当康宝消毒柜出现E1故障码,下层无法正常消毒并发出“滴滴”声时,应该如何解决?本文将从故障现象出发,通过系统性的检查步骤,详细解析故障原因,并提供具体的维修方案。
按下层消毒按钮,3秒后自动运行,通过显示屏可以看到温度从25°突然跳到50°左右,然后显示E1故障码,并发出“滴滴”声。
故障分析
- 首先可以开机,说明电源电路,复位电路等核心功能正常。
- 由于上层功能正常,只需检查下层功能。此款消毒柜下层仅有发热管,还有温度传感器1,连开门感应器开关都没有。因此重点检查下层发热管和传感器。
检查步骤
检查发热管
首先检查看发热管是否正常,开启下层消毒功能后,打开下层,发现发热管发光发热,说明正常。
于是重点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
拆除上盖
首先检查电路板,看有无烧焦,腐蚀,掉件等异常。检查连接线有没断开。
下面是电路图,非常简洁,EH1,EH2就是发热管了,KA是继电器。
顺手百度了一下看看故障码E1代表什么,看了一下内容,看来100%是温度传感器没跑了。另外吐槽一下专业说明书竟然连故障码也没有。
观察电路板上的走线,通过排除法,发现这个插头很可能是传感器线,于是尝试拔掉插头,开机试下下层消毒功能,发现发错E1,说明这线确实是传感器线,而且确实是传感器出问题。
拆温度传感器
拆除下层底板螺丝,发现有几个螺丝严重生锈,幸好还能勉强拧下来,说明消毒柜内部潮湿很严重,猜测是因为碗碟上的水流到下层导致的。
拆除后盖,发现传感器就在中间,用2个螺丝固定着。拧下螺帽,取出 传感器。
所谓传感器,就是一块电路板上面的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检查传感器
先用万用表检查连接线,发现正常。
打算测量热敏电阻在常温下和高温下的阻值,发现阻值不稳定,而且电阻一边的针脚已经腐蚀脱落了。估计是因为潮湿导致的。
本来修到这一步,直接更换一个新的传感器就好了,也是最省时间的。但是手头上没有这种零件,干脆把热敏电阻加焊一下就好了。因为这种情况热敏电阻本身是好的,而且引脚剩下的长度也是足够的。
热敏电阻重装
首先把旧锡清除,通过混入低温锡让高温锡熔点降低,再上吸锡带,烙铁加热吸走。
吸得差不多就可以取下热敏电阻的引脚了,注意不能长时间用烙铁接触热敏电阻引脚,这样会导致烧坏。
用同样方法清理另外一边的引脚,清理一下焊盘,放一边备用。
接下来要处理干净引脚上的氧化物,可以用刀片刮走的氧化物,直到引脚发亮。
把热敏电阻重焊回电路板上。焊盘还算饱满。
为了防止再次腐蚀,还要用绿油2涂抹一下引脚和焊盘。
装机测试
先把温度传感器装回,开机测试,运行下层消毒,温度逐渐上升,消毒程序正常运行。故障修复。
重新检查好线路,紧固好螺丝,就可以把整机装回了。
回顾
故障代码很重要,可以快速定位到具体故障位置。
由于经常和水接触,电器的腐蚀断路很常见。而我分析认为,有些愚蠢的设计,会加速腐蚀不良的发生。
比如这个热敏电阻的引脚,上面套着小胶套管,用意是防护之类的,但是小管内部恰好是收藏水分的空间,水分在里面停留,导致引脚腐蚀,热敏电阻阻值异常,温度不准,导致发热管发热不充分,温度低,反过来又造成水分长时间停留。
最后这个不良虽然和温度传感器有关,但是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一个热敏电阻断路而已。
注释1:热敏电阻
注释2:用于覆盖裸露的铜线表面的一种油性物质,绿色,紫外线灯照射后会固化,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