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饱受鼻塞所苦!如何摆脱长期慢性鼻窦炎?
长年饱受鼻塞所苦!如何摆脱长期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目前医学界已经发展出微创新技术来治疗这种疾病。鼻窦炎并不陌生,通常急性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作时,伴伴随着脓鼻涕和黏鼻涕,通常通过药物治疗和局部抽脓治疗快速获得改善。但慢性鼻窦炎状况大不同,通常都与鼻窦结构异常或生长息肉等原因有关。
亚东医院耳鼻喉科专任主治医师方楷旻表示,慢性鼻窦炎持续三个月以上,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如果药物无法改善,现在可以借助导航系统的帮助,精准地清除鼻窦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鼻窦内视镜手术已经成为一种精准的微创手术。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鼻孔,使用硬式内视镜进行手术,不会在外部留下任何伤口,来治疗慢性鼻窦炎、矫正弯曲的鼻中膈、移除鼻息肉、扩大鼻窦开口,可以移除霉菌或肿瘤等。
鼻窦结构复杂!精准手术避免并发症
什么是鼻窦内视镜手术中的精准即时导航?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患者术前的电脑断层或核磁共振资料,建立鼻窦附近的地图。导航地图呈现患者鼻窦微细的解剖结构、病灶,以及周围所有的神经、血管、脑部和眼窝的影像,手术中可以使用器械即时标定到达的位置,准确地达到治疗的鼻窦,并且避免损伤重要的结构。
为什么需要如此精准的手术方式?方楷旻解释说:“鼻窦的结构复杂,发育情况各不相同,部分鼻窦靠近眼窝、视神经、颈动脉和脑部,若不小心损伤可能导致视力减退、手术中出血、脑脊髓液漏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现在通过鼻窦内视镜手术中的精准即时导航,可以降低这些危险的发生率。”
方楷旻分享了一个临床案例:一名37岁的患者因长期闻不到味道和鼻塞的困扰,经鼻咽内视镜检查发现双侧鼻腔有鼻息肉,伴有脓鼻涕及鼻涕倒流的症状,电脑断层检查显示两侧鼻窦有严重的鼻息肉和蓄脓情况。考虑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最终选择在导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手术,终于摆脱了长期的困扰。
七大条件适用导导航技术鼻窦手术
鼻窦内视镜手术结合电脑导导航技术的辅助,可事半功倍。然而,并非所有鼻窦手术都需要使用此技术,目前专家共识建议在以下情况下,建议在鼻窦手术中搭配精精准即即时导导航:
- 有手术失败经验的复发性鼻窦内视镜手术
- 患者因发育、术后或外伤而扭曲鼻窦解剖结构
- 广泛性鼻窦息肉症
- 病理涉及额窦、后筛窦或蝶窦等困难到达的区域
- 邻近颅底、眼眶、视神经或颈动脉危险结构的情况
- 并发脑脊髓液鼻漏或颅底缺损的情形
- 合并良性及恶性鼻窦肿瘤切除等状况
为什么导导航系统对于手术如此重要?方楷旻分析:“主要可在控制鼻窦内视镜手术的出血、辨认解剖异常或进行二次手术结构改变等情况下发挥作用,协助定位局部重要的解剖位置。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还可以弥补鼻内视镜视野狭窄的缺陷,让治疗更加彻底,达成节省手术时间,同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在接受鼻窦手术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获得改善。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台湾健保署从2024年起,也为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提供鼻窦内视镜手术的费用给付,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如果考虑接受鼻窦内视镜手术的患者,可以与医生详细讨论。
本文原文来自亚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