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5351家A股上市公司财报告诉你:谁在布局AI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5351家A股上市公司财报告诉你:谁在布局AI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73208?commTag=true

在ChatGPT横空出世后的18个月里,科技巨头们纷纷聚焦人工智能。那么,其他行业是否也在积极布局AI?根据对2023年A股5361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研究者发现有53.1%的公司在财报中提及了人工智能,其中881家公司明确表示已布局AI,占比达16.4%。

科技公司在all in AI,这件事地球人恐怕都知道。自从OpenAI在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后至今的1年半时间里,科技巨头们的焦点议题一直都是人工智能。

那其他行业也关心AI吗?如果真像英特尔CEO帕特·葛辛格(Pat Gelsinger)去年年底所说的那样:最终“人工智能会无处不在”,那么各行各业就不会在过去18个月里无动于衷。

所以,研究者在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季收官后,梳理了一下中国各行各业布局人工智能的情况。根据统计,截至4月30日,A股5361家上市公司中,有5351家按时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

那有多少家在财报中提到了人工智能?答案是2842家,占比达到了53.1%。但这不代表有一半的A股公司都在布局AI了,因为其中有近2000家都是蜻蜓点水地提到了AI。举个例子,主营白酒业务的泸州老窖在2023年的财报里也提到了一次“人工智能”:

日趋成熟的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科技加速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中国白酒正在加快迈入数智化发展时代。强化数智化理念、构建数智体系、培育数智人才将成为未来白酒企业的重点工作。——《泸州老窖:2023年年度报告》

这并不代表泸州老窖当下已经在运用AI来赋能自己的白酒产业,它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展望。

因此,为了更精准梳理出5000多份财报中,找出谁在“all in AI”、谁只是说说场面话,研究者将财报中有关人工智能的语句交给了国产大模型智谱AI进行辅助判断,并最终梳理出了881家在2023年财报中宣称自己已布局AI的A股上市公司。

16.4% A股上市公司已在拥抱AI,这个比例或许要比很多人的实际感受要高。尤其是那些工作环节中与大模型、生成式AI打交道较少的人,可能更会质疑:AI的渗透率已经这么高了吗?

根据分析,一个会拉高上市公司拥抱AI比例的因素是,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与自动化打交道概率较多的行业,在A股中占比较高——仅上述3个行业在A股中就有970多家,占比接近20%。

所以,研究者有必要把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布局人工智能的情况按行业拆分来看。

不同行业看AI,有的着急、有的看热闹

毫无意外,A股上市公司中拥抱人工智能比例最高的行业是计算机,布局AI的上市公司数接近80%。其次则是传媒行业,有接近60%的A股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财报中宣称自己布局了AI。

但也有行业看起来与AI绝缘:食品饮料、钢铁、农林牧渔等行业,它们多数基本没在财报里提到人工智能,即使有关注到的,也基本类似泸州老窖那样,在行业趋势或未来展望中提一嘴。

毕竟,让当前的AI技术来主导这些行业的生产研发,确实给人以噱头大于实际的感觉。

钟薛高曾在2023年3月就推出了AI做的雪糕新品,号称从起名到口味再到包装全由AI一条龙参与甚至主导。但最终除了收获一些社交媒体的热搜外,很难说有任何实际的业绩提振效果。有网友对此评论说:“AI这波流量蹭得太低级了,踏踏实实做雪糕吧,别老想着炒作”“这蛋糕是用来吃的还是用来吹的?!”

除了靠吹,企业如何靠AI赋能自己?

而类似钟薛高这类的赶AI热点的行为,在上市公司中也有不少。在过去1年多里,成为ChatGPT概念股、大模型概念股等AI相关概念股,是不少公司市值看涨的重要因素。

甚至有养殖企业也险些被卷入其中——2024年2月,晓鸣股份被投资者提问,有没有向AI芯片公司英伟达供应鸡蛋。而同一个问题,五粮液、金龙鱼、双汇发展等公司都被投资者问到过。难道把火腿肠卖给英伟达,公司业绩就能“起飞”了?

在梳理2023年财报时,研究者也发现了不少曾被网友质疑为蹭AI话题热度的产品。例如一轻工制造公司在财报里写道:自己“联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推出AI智能床垫,在睡眠科技板块拓宽了行业疆域”。

而大家之所以会质疑这些产品是硬蹭热度,归根结底还是看不出人工智能赋能后到底会带来什么改变。

因此,研究者着重寻找了在A股的上市公司财报中,提到自己用AI挣钱的公司。通过研读90家除计算机行业外的重仓AI的A股上市公司,发现多数公司目前还停留在大力布局AI后能给企业带来强大竞争力这一抽象的“画大饼”阶段。

只有少数公司说得很详细,说出了将AI用于什么流程、取得了什么效果之类的。如蓝色光标这家很早就宣称要将AI用于营销策划的广告公司,在财报里很明确地说了,公司靠AI赚到钱了,还赚了1个多亿。

去年4月,蓝色光标就被爆出已无期限全面停止创意设计、方案撰写、文案撰写、短期雇员四类相关外包支出。这些外包工作改由员工和AI来共同完成。

而科技巨头们目前能靠AI挣钱的一大手段,也就是类似这样的用AI来优化传统业务。

在腾讯发布2023年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就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为腾讯现有业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收益,只是短期内,AI能带来的收益更多集中在广告方面,也就是人工智能广告技术平台能帮助实现更准确的广告定位、更高的广告点击率,从而加快广告收入增长率。

不过,期待AI当下就会带来巨大收益或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可能还为时尚早。谷歌、微软、Meta这些AI领域的科技巨头在4月下旬也先后交出了自己的AI成绩单,三家中只有微软一家目前靠AI挣到钱了:过去一年,微软的云业务同比增长了31%,其中7%的增长与AI相关。而Meta不仅没靠AI挣到钱,还表示需要多年的投资周期,AI业务才能带来可观的相关收入。

所以,即使AI未来真的会无处不在,企业在烧钱布局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如何撑到赚钱的那一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