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氨甲环酸湿敷使用指南:从黄褐斑到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氨甲环酸湿敷使用指南:从黄褐斑到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8/00/52166796_1129846291.shtml

氨甲环酸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近年来在皮肤科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它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修复皮肤屏障等作用,被用于治疗黄褐斑、痤疮后红斑、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多种皮肤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氨甲环酸湿敷的使用方法,并分享一些临床应用案例。

工具准备

  • 小碗
  • 氨甲环酸
  • 保湿水
  • 湿敷棉或纱布(帮助皮肤更好地吸收精华)

注: 可以配合修复、保湿类产品,如医用面膜等。

湿敷浓度

使用氨甲环酸湿敷时,建议选择低浓度或经过稀释使用。如果不稀释直接使用,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引起皮肤变黑或产生色素沉着。推荐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建议配比为0.5g氨甲环酸兑100ml盐水。

操作方法

  1. 晚上洗完脸后,先涂上保湿水和氨甲环酸,全脸涂抹均匀。
  2. 将湿敷棉或纱布放入装有氨甲环酸的小碗中,待其完全湿润。
  3. 将湿润的湿敷棉或纱布贴在黄褐斑的位置上,对于有黄褐斑的位置可以着重加强。
  4. 对于皮肤特别干燥的人,洗完脸后应立即涂抹保养品,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干燥状态。
  5. 如果皮肤感到不适,可以不使用保湿水。对于屏障功能异常的皮肤,早期使用氨甲环酸可能会有轻微刺痛感,建议先修复屏障功能再使用。

湿敷时间与间隔

  • 湿敷时间: 每次20到30分钟
  • 时间间隔: 建议每三天敷一次或每周两次

注: 改善黄褐斑需要时间,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因此需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日常护肤注意事项

  1. 做好防晒,特别是在有阳光的地方,需要做好化学和物理双重防晒。
  2. 护肤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大力摩擦刺激皮肤。
  3. 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功效性护肤品,有助于减少黄褐斑的发生几率。

国外临床应用案例

1. 氨甲环酸治疗痤疮后红斑(红色痘印)

研究者将氨甲环酸注射液(500 mg/5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浓度,避光保存。患者每晚在红斑处擦一次,连续外用6-8周。结果显示,患者的红色痘印有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


治疗前后对比(注意:图片可能不是同一侧的对比)

2. 氨甲环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俗称激素脸,是一种因滥用激素导致的皮肤病,治疗难度较大。有国外学者使用10%氨甲环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不错疗效。使用方法为:将氨甲环酸注射液稀释至10%浓度,使用棉片湿敷,每晚1次,连续使用4-8周。同时需要注意防晒。结果显示,患者面部红斑有明显改善。研究者认为,氨甲环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可能机制包括:抑制血管扩张、抑制PAR-2受体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3. 治疗激素诱发的玫瑰痤疮

很多激素依赖性皮炎实际上是激素诱发的玫瑰痤疮。研究同样使用10%氨甲环酸治疗激素诱发的玫瑰痤疮,疗效良好。作用机制与上述类似。对于玫瑰痤疮患者,建议常规外用氨甲环酸,可以使用稀释后的氨甲环酸注射液,也可以使用氨甲环酸精华。

总结

氨甲环酸用途广泛,安全性好,尤其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在伴有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病中,推荐搭配外用氨甲环酸,如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黄褐斑等。

参考文献:

  1. Jakhar D, Kaur I, Misri R. Topical 10% tranexamic acid for 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steroid-induced rosace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2, 86(1): e1-e2.
  2. Zhong S, Sun N, Liu H, et al. Topical tranexamic acid improves the permeability barrier in rosacea[J]. Dermatologica Sinica, 2015, 33(2): 112-117.
  3. Jakhar D, Kaur I. Topical 5% tranexamic acid for acne-related postinflammatory erythem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0, 82(6): e187-e188.
  4. Jakhar D, Kaur I, Yadav S. Topical 10% Tranexamic Acid for Recalcitrant Topical Steroid-Dependent Face. Indian Dermatol Online J. 2020 Sep 19;11(6):1024-1026.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