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哪都痛,不是“矫情”,而可能是纤维肌痛症
全身哪都痛,不是“矫情”,而可能是纤维肌痛症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广泛疼痛、睡眠障碍、疲劳和认知障碍等症状。这种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但往往容易被误诊或忽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很多中青年女性会发出这种疑问:“医生,我浑身到处都痛,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又都是正常的,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警惕“沉默的杀手”——纤维肌痛综合征。
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亦称纤维肌痛症,是以慢性弥漫性疼痛、睡眠障碍或无恢复性睡眠、疲劳和认知障碍为核心症状,亦常伴有身体僵硬、感觉异常等躯体症状和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的一种疾病。
疑似纤维肌痛症的症状有哪些?
纤维肌痛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25~60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4组症状:
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的症状。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这种疼痛描写为刺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
最常见的是麻木和肿胀。病人常诉关节、关节周围肿胀,但无客观体征。其次为头痛、肠激惹综合征。头痛可分偏头痛或非偏头痛性头痛,后者是一种在枕区或整个头部的压迫性钝痛。心理异常包括抑郁和焦虑也比较常见。此外病人劳动能力下降,约1/3的病人需改换工作,少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局部受热、精神放松、良好睡眠、适度活动可使症状减轻。
绝大部分患者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即使睡眠时间能够达到同年龄正常人的睡眠时间,但患者的精神和体力并不会得到恢复;另一个特点是入睡困难。还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有疲劳感,而这种乏力与运动量多少没有关系。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说话的流利程度不如以前、计算能力下降;一些患者还会感到全身发僵。
另一个所有病人都具有的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病人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
目前尚无可用于鉴定纤维肌痛的特异性测试。医生通常会根据您的症状,评估您是否存在多个“压痛点”进行初步诊断。
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检查确认是否还会存在其他可能导致此类症状的疾病,例如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且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后才可诊断为纤维肌痛。
排除其他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症、焦虑抑郁症等。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性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最佳选择之一,通过认知疗法了解病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同时还可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传统功法(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瑜伽、拉伸运动、水中运动等,均可减轻躯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抑郁及认知障碍。
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镇痛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肌肉松弛剂等,一般主张联合用药,改善症状为主。
疼痛科微创治疗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案目前尚无明确的标准和常规方法。然而,有些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可能对疼痛缓解和症状改善有一定的帮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案:
- 交感神经阻滞:通过反复多次的交感神经阻滞,调节失衡的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由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此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全身性疾病,在纤维肌痛症治疗中也会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
- 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该疗法是将患者自身的血液,单次或重复抽出并回输100-200ml,通过与医用三氧充分混合,再回输到人体静脉血管内,通过臭氧氧化作用,使红细胞和血浆成分产生一定理化改变,提高血液携氧量,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对全身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疗法。臭氧治疗改善器官供血功能,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等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在纤维肌痛症治疗方面,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提高治愈率。
温馨提示:如果你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全身广泛疼痛,伴有疲劳、睡眠障碍及情感障碍等表现,要及时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排查是否为纤维肌痛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