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低的原因及危害
血钾低的原因及危害
血钾低,医学上称为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低于3.5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生原因多样,包括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血钾分布异常等,且对人体健康构成显著危害,如心脏问题、肌肉异常等。
血钾低的主要原因
钾摄入不足:长期大量进食低钾食物,或由于厌食、挑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钾摄入不足,是血钾低的一个常见原因。此外,某些胃肠道疾病患者因进食受限,也可能出现低钾血症。
钾丢失过多:多种情况可导致体内钾的过度丢失,如剧烈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瘘等消化道问题,以及严重烧伤、感染、休克等全身性疾病。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药、泻药、呕吐药等,也可能增加钾的排泄,引起血钾偏低。
血钾分布异常:血糖较高或大量注射葡萄糖时,可能会导致钾离子从血清转移到细胞内,引起血钾降低。某些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会引起尿钾排除增多,从而造成低血钾。
血钾低的危害
心脏问题:钾离子对心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低血钾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心率不规律,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肌肉异常:低钾血症会影响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功能,导致肌肉无力、疲乏、抽搐或痉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消化系统问题:低血钾还可能影响肠道的蠕动功能,导致腹泻、便秘和胃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影响:低钾血症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疲劳、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其他危害:长期低血钾还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对整体健康构成威胁。
一旦出现血钾低的症状,如心悸、乏力、肌肉抽搐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补钾药物、静脉输液补钾等。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膳食,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度排汗、腹泻等导致钾丢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