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艺兴:我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小工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艺兴:我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小工匠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J4P49N3055061AC.html

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上演。这部剧从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中汲取艺术灵感和创新能量,讲述1935年的敦煌学家常书鸿先生和生活在2035年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青年张燃的故事。

1935年,常书鸿在塞纳河畔的书摊偶然翻阅到一本敦煌画册。他被画册中精妙的壁画和庄严的佛像吸引,毅然回国,担起了守护敦煌的重任。后来,他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2035年,“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走进了常书鸿的世界,寻找有关爱情和人生理想的答案。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张艺兴担任主演张燃,在剧中与常书鸿先生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张艺兴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常书鸿和张燃。每次说起“我会为守护敦煌坚定不移,燃尽此生!”这句台词,他都十分动容。

张艺兴说,这部戏横跨的领域多,对各方面要求高,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更好呈现人物,他分秒必争。即使不在台上,他也会主动练习声乐、台词和舞蹈动作,一句台词常常练30多遍。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敦煌艺术,《受到召唤·敦煌》主创团队前往甘肃敦煌进行创作采风。“通过剧本上的台词去想象敦煌,和你真正走进过敦煌再去演绎,在舞台上的表演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观众看的也会不一样。”采风路上,张艺兴有感而发。他表示,在采风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自己国家文化的“核心力量”。

“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位创作者对于每一个艺术的表达,都要有它‘核’上的东西。这个‘核’到底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我们传统的文化。”

无论是京剧与流行舞蹈结合的《莲》,还是国风街舞《飞天》,张艺兴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在此次出演《受到召唤·敦煌》前就开始了。“在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里面,我会在长城拍摄,加入我们的舞狮元素。飞天的壁画,用到京剧的脸谱,包括用龙标识的符号,都是源于我想告诉大家‘我来自哪’。”

张艺兴形容自己是在艺术领域的一个小工匠,他说, 之前的作品呈现的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因为咱们中国文化确实有很多座高山,很多我们能够表达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用看过世界的眼睛去看回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然后用你的创造力再去创造一种属于你自己的表达,才会让我们这些民族的瑰宝、民族的艺术能够更加年轻化,被更多人看到。我相信中华文化是创作的源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