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水肿怎么办?做到这几点有助于“消肿”
孕期水肿怎么办?做到这几点有助于“消肿”
近日,濮阳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31岁的孕妇曹某。她因"停经5月余,水肿近1月,进行性加重"而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全身重度指凹性水肿,血压高达134/108mmHg。经详细检查,诊断为隐性胎盘早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等多重并发症。经团队讨论,建议急诊行剖宫取胎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什么是孕期水肿?
孕期水肿是由于孕期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血管,积聚到组织间隙所致。在重力作用下,这些液体易积聚在手、脚等身体较低部位组织从而出现浮肿的现象。因此孕期水肿可能发生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但最常见于下半身。
孕期水肿的原因及分类
根据水肿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水肿和病理性水肿。
生理性水肿
生理性水肿非全身性,最容易发生水肿的一般是下半身,通常在下肢足踝的两侧、足背及小腿,并呈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指按压后按压处出现一凹陷,只要平卧休息6-8小时后,水肿可消失。
主要原因:
- 内分泌变化: 孕妇的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使肾小管对钠、水的吸收增加,同时因雌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多,可引起水肿。
- 血液量增加: 循环血量增加,心脏排血量就会增多;全身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多、管径增粗,更多的液体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使血液中的水分容易渗透到组织间液中,从而造成肢体水肿。
- 子宫压迫: 随着子宫的增大,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下腔静脉回流不好,就会使下肢的血液循环变差,导致下肢水肿。
病理性水肿
表现为水肿蔓延至大腿部,休息8小时后仍不消退,或者是妊娠晚期体重每周增长>500g,这时就要警惕了。
主要原因:
- 妊娠高血压疾病: 除了表现为水肿外,还伴有血压升高或蛋白尿。
- 心脏疾病: 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水肿,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膝盖、大腿、腹壁甚至全身,严重时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以至于无法平卧,休息后可改善。
-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影响了体内水分的代谢,还会导致蛋白质丧失,从而出现水肿。
- 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患者一旦发生孕期水肿往往较重,常伴有腹水,面色暗淡,有时会有黄疸。一旦出现肝功能损伤,应当及时就诊。
孕期水肿的分度
孕妇水肿范围可分为四度。
- Ⅰ度: 膝盖以下水肿;
- Ⅱ度: 水肿蔓延至大腿部;
- Ⅲ度: 会阴部及腹壁水肿;
- Ⅳ度: 出现全身水肿及胸腹水。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而言,有些患者可以不表现为明显的水肿,而表现为体重增长迅速,即“隐性水肿”。
如何分辨是长胖了还是水肿呢?
孕妈妈可以用手指按压小腿的内侧或脚背处,如果皮肤明显凹陷下去,并且不会快速恢复,这种情况就是水肿。早起时手指关节活动困难或肿胀和眼睑肿胀。
当发现水肿时,首先需要辨别病理性水肿与生理性水肿。生理性水肿通常出现在孕晚期、多发生在小腿下半部以下、久站或傍晚明显,抬高下肢休息可缓解,对于胎儿没有不良影响,按时产检就可以。而病理性水肿程度更明显,多伴随有高血压、尿少等情况,需要针对性治疗。
如何缓解孕期水肿?
- 注意保暖:要消除水肿,必须保证血液循环畅通、气息顺畅。做到这两点,要注意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
- 充分休息:消除水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静养,人在静养时心脏、肝脏、肾脏等负担会减少,水肿自然会减轻或消失。
- 穿着合适的衣服:穿着紧身的衣服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身体浮肿。因此,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穿着过紧的衣服。
- 低盐饮食:怀孕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控制盐分的摄取,每日摄取量在5g以下。
- 抬高双腿:建议准妈妈在睡前把双腿抬高15~20分钟,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的双重作用,不仅能缓解孕期水肿,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发生。
- 左侧卧:准妈妈宜左侧卧睡觉,这样可以避免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并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
温馨提示:大部分准妈妈的水肿都是生理性水肿,在休息或睡眠后减轻,不必担心。但部分孕妈妈可能出现病理性水肿,即便在休息的时候也无法缓解,此类水肿危害着妈妈和胎儿的健康,需警惕孕期是否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心脏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或者出现贫血、蛋白尿等妊娠并发症,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按时产检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