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国古装剧称谓整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国古装剧称谓整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reatrip.com/zh-TW/blog/6772

在韩国古装剧《王后伞下》中,观众可能会发现剧中的一些称谓与平时看的清宫剧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虽然剧中的历史文化是架空的,但大致上仍和韩国朝鲜时代的称呼相符合。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韩国古装剧称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剧情。

王(왕)

韩国过去的文化曾受儒家教义的影响,政治上也一度沦为中原政权的藩属国,因此最高统治者不能称为皇帝。过去最高统治者只能称为“王”,大臣则尊称王为“殿下(전하)”,不能用“陛下”尊称。

世子(세자)

王的长子称为世子,主要在明朝时的朝鲜王朝时代使用。在《王后伞下》中,大家也是以“世子”或是“邸下(저하)”尊称由裴仁爀饰演的世子。另外,若在还没有决定王储之前,嫡出的老大则会称为元子(원자),是直到确认册封后才能称为世子,而戏中也把世子的孩子称为“元孙”。

中殿(중전)

古装剧中常听到的“中殿”是指王的正室妻子,也就是国母,而中殿一词泛指王后住的地方。1432年(世宗14年)起,王的正宫改称呼为“王妃”,并以“中殿娘娘(중전마마)”叫之,是直到过世之后才能称为“王后(왕후)”。另外,宫中嫔妃众多,在分类上也跟中国古装剧一样复杂:

韩国古装剧中称呼的“大妃”就是清宫剧里的太后,而其他如贵人、昭仪等等,就是对应清宫剧里的贵妃、妃嫔等等,大家可以参考下表。

太上皇后
王大妃(왕대비)
太后
大妃(대비)
皇后
王妃(왕비)
皇贵妃
贵妃
贵人
昭仪
淑仪
贵人
昭容
常在
淑容
答应
昭媛
官女子
淑媛

大君(대군)

在《王后伞下》中,中殿一共生下五个孩子,老大是世子,其他兄弟则是称为“大君”。而大君的意思就是指嫡出的儿子,也是对国王嫡出儿子的尊称。

MAMA(마마)

相信大家对这个词也不陌生吧?虽然听起来是念“妈妈(MAMA)”,但也不只用来称呼中殿,其他位份较高的尚宫,或是下人称呼大君们,也都在名稱后面加入“MAMA”。因此由此可得知,MAMA一词不只是对女性权位高重者使用,只要是自己称呼其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都可以使用。

尚宫(상궁)

尚宫最早可源自于中国隋朝,直到清朝才废除相关女官制度(因此清宫剧都沒有尚宫相关角色出现),在《王后伞下》中,也能看出尚宫可说是地位很高的宫女。宫中的尚宫最大为“提调尚宫”,权力最大;而在中殿、王大殿照料生活起居等等,则由至密尚宫为主,这是需要从小入宫培训,重视出身,以免背叛王族,造成后患。

而尚宫不只是女官可用,若有宫女受殿下宠幸,想要给该宫女一个名份,会先将她封以“承恩尚宫”进行观察,同时脱离下人身份。但这时的地位就非常尴尬,是给中殿娘娘管理。

两班(양반)

在古代的朝鲜王朝,其实也有相关阶级制度(类似於印度种姓制度、中国士民工商)。在宗室之外分成良民与贱民,而良民会分成以下四個,两班则是里头最高阶级。两班可直接与中国同时期的“士大夫”做連結,但在朝鲜王朝时更规定,两班无法进行商业、农作等工作,只能读书或担任政府官职。

中人(중인)

中人的话则是第二等,在两班之下,由於朝鲜王朝的阶级继承是采“从母制”,因此父亲(两班)与母亲(常民)生出的子女,阶级自动从两班降下,而成中人。中人可以任官,但无法像两班一样参与要职、参与政治,算是朝鲜王朝里的基层官員。

常民(상민)

朝鲜王朝中,有大约75%的人口属于常民,是一般农渔民、贸易商。通常他们附属于两班田庄中工作,地位就是一般人,没有资格参加科举,只能参加杂科,通过则有机会变成中人。

白丁(백정)

白丁则是良民的最低等,但比贱民之上,但基本上都是屠夫、刽子手等职业,也不识字,是社会上的中下阶层。

贱民(천민)

朝鲜王朝中最低下的阶级,通常就是被作为奴隶、娼妓等,就算嫁給两班阶级,因为从母制度,生下的子女也还是贱民。若要翻身的话,顶多就是透过杂科考试,得到相关官职,最高可成为中人。

虽然《王后伞下》主要仍围绕在宫中的剧情,还未有太多宫外的情节,但透过小編的介绍,大家是否也长了点知识呢?只是剧中部分用字(如中殿自稱「本宫」、简体字)也被韩国网友批评,《王后伞下》受到中国古装剧影响,这点大家又怎麼想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